张耀东:凯迪拉克的方向
2010年09月19日 10:17经济观察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进入张耀东专栏主页>>

凯迪拉克正在用数字和行动证明自己并没有被边缘化。

9月以来,凯迪拉克先后公布了两个“好消息”。一是,今年以来的销量已经突破了1万辆,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二是,与中影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深入,将赞助重头戏《建党大业》。

粗看起来,这似乎并不是特别值得炫耀的两件事。在销量上,1万辆与奔驰宝马的10万辆,已经相距甚远。但细想下来,这的确是两件“有趣”的事。首先,一个代表美国精神的品牌,赞助中国的政治献礼片,本身就说明凯迪拉克已经很 “中国化”了。其次,凯迪拉克的销量上升,表明其在中国终于找到方向了。

对于凯迪拉克,很多人是有份特殊感情的。曾经那些停在5星级酒店门前、出现在婚礼车队中的超长版凯迪拉克,让其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也曾让上汽和通用信心满满,以至于在2004年把凯迪拉克引入上海通用生产时,过于乐观了。

当时,上海通用对于凯迪拉克的市场定位是“BBC”(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的英文首个字母),品牌定位是“敢为天下先”,产品是大排量的。但这系列颇具美国特色、张扬个性的产品,被雷克萨斯式的实用主义所遏制,更多的高档车用户选择了注重空间与细节、产品低调沉稳的品牌。而后,随着新赛威SLS等产品的中国化改进,凯迪拉克在华销售有所好转,但一直难以找到明确方向。

其实,不仅在中国,凯迪拉克在全球市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便是在北美,习惯于大排量汽车的消费者也开始关注起燃油经济性等现实问题。这时,通用开始对凯迪拉克产品改进,车身尺寸和排量开始变小,经济性能逐渐提升。

于是,上海通用对于凯迪拉克也变得更为务实,逐渐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从去年起,凯迪拉克在华采用全新的直喷发动机,据说可以在节能4%的基础上提升20%的功率。同时,还在去年10月引入了更令中国人喜欢的SRX[综述 图片 论坛]车型。目前,SRX的销量已经占到了其总销量的50%以上。

而在品牌塑造上,也开始“虚”“实”结合。“实”的方面,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各种类型的试驾会,以体现其产品力;而在“虚”的方面,为了让消费者在精神上接受品牌,上海通用选择了电影作为载体,宣布与中影集团进行战略合作。而这也是凯迪拉克的惯例,因为很多美国消费者就是在电影《教父》才认识了凯迪拉克的。

这些举措,让凯迪拉克实现了157%的增长,也为其在中国的未来增添了想象空间。但这只是凯迪拉克找准方向的开始,与奔驰、宝马、奥迪等相比,上海通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最为关键的是,凯迪拉克要摒弃“小众”、“区域品牌”的思维,真正地用“大众化”、“国际化”的理念[综述 图片 论坛],重塑其产品和品牌策略。只有这样,凯迪拉克才能赢得明天。

相关报道:

凯迪拉克车模:成都摄影师很善良不拍走光

凯迪拉克刘震:国内消费者不需要DTS车型

凯迪拉克年销量过万同比增幅列豪车第一

凯迪拉克创新安全技术 朝无碰撞目标前进

凯迪拉克赛威 前8个月累计销量达7800辆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成都车展全球汽车论坛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耀东 编辑: wangq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