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堪尼亚中国之路依然漫漫
2010年11月23日 11:02方得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日前,瑞典卡车制造商斯堪尼亚(Scania)宣布,正在考虑与德国卡车制造商曼合并。如果交易成功,新公司将取代戴姆勒和沃尔沃,成为欧洲最大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

大众欲打造全系列商用车航母

其实早在2000年,大众已经成为瑞典斯堪尼亚公司的最大股东,股比达到18.7%,并拥有34%的投票权,2006年9月,曼集团就向斯堪尼亚提出96亿欧元收购计划,但遭到了斯堪尼亚董事会的否决,同年10月,大众公司总计购入曼(MAN)集团股份比重达到15.06%,成为曼集团最大股东。2008年3月,大众汽车宣布收购瑞典斯堪尼亚(Scania)68.6%具有投票权的股份,此时的大众汽车,已经在曼和斯卡尼亚这两家商用车“大鳄”中拥有很强的话语权。

在今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上,大众集团兼曼集团的主席皮耶希表示,大众-斯堪尼亚-曼联盟将实现零部件和技术共享,就像大众畅销车高尔夫[综述 图片 论坛]西亚特斯柯达奥迪车型提供平台共享一样。三者实现联盟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据业内人士称,今后,大众汽车可能只生产低价位的重卡,曼集团有可能生产中高档重型汽车,而斯堪尼亚则只生产高档重卡,形成差异化的产品格局。届时,这个重卡品系齐全的联盟将是一艘商用车的航母,促使大众汽车商用车板块在全球化竞争中“通天帝国”的形成。

中国之路依然漫漫

如果斯堪尼亚与曼成功合并,大众商用车业务在华发展将会怎样?记者对他们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并不持乐观态度。

首先,销量不给力,今年欧美重卡在中国市场频频发力,如斯堪尼亚全新R系列登陆、沃尔沃FM和FE重卡在中国实现亚洲首发,虽然在新车发布上都在发力,但在销量上都表现的很乏力,《广州日报》的新闻《价格太贵 进口高端重卡中国销量惨淡》中提到,戴姆勒、沃尔沃、斯堪尼亚在中国的年销量大约在1000辆左右,这一数字不及国产重卡月销量的1/10,其中沃尔沃卡车进入中国十年来保有量在10000辆左右,德国曼卡车在华销量相对更少一些,而斯堪尼亚则可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方得网记者近日在北京最大的物流市场新发地发现,物流市场近千辆的重卡中只有一辆国外品牌(沃尔沃),中国销量已经成为众多欧美卡车企业在华老总避而远之的话题。

第二,卡车司机的购买力远不足以支付高额车价。我国经济在腾飞,GDP已经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的位置,不过如果加上一个“人均”的话,我国现在财富分配仍然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而卡车司机正属于中间部位的最底层,欧美卡车一个拖头的售价动则百万元,再加上尾箱等配置价格就要小两百万,这对于靠卡车养家糊口的司机来说成本太高,记者在走访各地物流市场的时候发现,所有司机对于上百万的卡车购置压力都比较大,如果有上百万元,司机们更倾向于购买房屋。

第三,欧美卡车维修费用太高,进口东西维修费用昂贵,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国产卡车如果换个普通零部件只需几百元,而进口卡车的零部件则要上千元,而像发动机这样的核心部件,进口卡车则可能要几万元“银子”。十年前国内的物流市场是卖方市场,货主需要排队等车,而现在却是车主要到处去寻找货源,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形下,让车主高价去维修自己的车辆,不是一件很现实的事情。

此外,如果大众的商用车通天帝国成型,低价位的重卡可能是由大众来生产,但具体价位如何,是否能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还需大众汽车花费很长时间上下求索。

相关报道:

Jeep爱国者明年入华 克莱斯勒复兴倾斜中国

中国拯救通用 年贡献利润100亿成其现金奶牛

奔驰中国销售总裁:未来一两年国产化比例达5成

与中国奥委会合作 宝马亿元“下注” 抢公务车市场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孙俊杰 编辑: jiazhe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