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中国车市在传统汽车的大卖中渐行渐远,而年初上海车展上各车企关于新能源汽车战略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新能源汽车在社会各界的喧嚣声中,度过一个充满期待、反思和困惑,又蕴发机遇的一年。记者通过对目前呼声较高的奇瑞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进行综合对比,或许能从其中看出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整体态势。
奇瑞,第一品牌实力彰显
奇瑞是较早一批进入新能源领域的汽车企业之一,2009年其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取得系列突破,加上其12年的整车制造经验与技术积累促成的成本控制优势,使其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在业内呈全面领先态势。
在核心零部件方面,除电池、电机外,奇瑞已掌握了世界级的电源管理器BMS、整车控制器等高端技术,突破了国外车企的技术壁垒。据了解,一直以来,这些高端技术被少数外国车企所掌握,使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居高不下。奇瑞自主研发的整车控制器、电机驱动器和DCDC集成盒,体积是国际上很有专业水平设计公司的一半,但其控制精度、可靠性、寿命、效率更高,已达到世界级领先水平。
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新能源整车的技术含量,更避免了技术采购的成本,促成奇瑞新能源汽车无与伦比的成本优势。而在传统技术的系列突破,也为其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质量、性能、成本的全面领先,提供了助力。奇瑞瑞麒G5[综述 图片 论坛]代表我国汽车工业60年成就出现在国庆大典上,意味着奇瑞的整车质量、车身设计、车身工艺已达到国内新高度。
目前,奇瑞正加速其新能源汽车产品、市场布局,全面推进产业化进程,除年初BSG混合动力率先量产上市外,奇瑞符合国情的电动汽车也计划近期率先量产上市,逐步实现全系覆盖,并考虑组建新能源汽车销售网,在北京、大连等地的基础上加强示范运营力度,助力产业化推广。
业内人士认为,奇瑞已率先迈出了新能源汽车品牌化、市场化运营的脚步,其打造新能源汽车第一品牌的实力与意图彰显无余。
比亚迪 电池制造优势明显
以IT与手机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凭借其电池制造低成本的优势,以及对电动汽车的专注,在电动汽车产业化方面,走在了业内前列。
据了解,比亚迪在电池制造的成本控制方面优势突出。其利用流程改造,把电池制造变成劳动密集产业,最大限度地将技术与中国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结合,获得了外国对手难以企及的成本优势。同时,比亚迪还成功将其电池制造领域的低成本运作模式,移植到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上。在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为本土造车“标配”的今天,比亚迪仍然是“该用机器的地方用机器,需要人力的地方用人力”,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但作为传统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相结合的产品,比亚迪仍然回避不了一个难题,那就是由于其整车技术底子薄,高端的电池管理技术、电机驱动技术、总车控制技术难以突破,仍需向外采购,导致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一套140千瓦的电机驱动模块如果进口外购,成本乐观估计至少在1.5万元。
目前,比亚迪的F3双模轿车已上市11个月,但由于15万的高价,销量始终未见突破;其高性能纯电动大巴与纯电动汽车E6也即将完成测试,并将争取2010年量产上市,但纯电动轿车E6预计30万的售价,国内消费者依然难以接受。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性力量,奇瑞、比亚迪的产业化现状,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与普及,还任重道远。专家认为,成本过高,是全球新能汽车面临的共同难题。国内各车企应联合起来优势互补,谋求突破降低成本,共同做强新能源汽车。如奇瑞的电池管理等高端技术与比亚迪电池制造低成本优势相结合,必将大大降低整车成本,使电动汽车的价格,更贴近国内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
相关专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