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际刚: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需注意三大问题
2009年09月28日 09:28中国经济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记者范思立 见习记者李海楠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日前召开的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就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听取了经济、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意义重大,并且能够在一些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不过还存在一些困难。

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每一次大危机都会孕育新的产业群,新产业群的崛起会形成社会主导产业并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魏际刚对本报记者表示。

魏际刚认为,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战略产业和一般的产业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产业未来会成为主导产业或者支柱产业。目前来看,其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技术和市场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在如今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提出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魏际刚表示,首先,新兴战略性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具有能耗少、投入低、更清洁环保的优势;其次,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客观上要求我们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大大推进中国的技术能力和研发水平。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产业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万军对本报记者表示,还应该认识到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重要阶段,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提出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短时期内使我国产业链向高端跃进。他同时指出,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技术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否潜下心来进行技术研发,不能只停留在靠买图纸来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层面。他举例说,比如光伏和风能本属于新兴行业,现在反而出现了产能过剩,原因在于我国只是从国外引进技术而不是自主研发,盲目扩大产能,以至于形成产品积压。“技术路线的选择,最好还是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

第二,市场培育问题。国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把新兴战略性产业培育期的高成本问题化解掉。

第三,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虽然需要政府引导,但更是一个市场化过程,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由国家选择一些“国家队”,而应由市场选择。“前期确实需要政府的引导,但这也应该有一定限度,政府不应该持续参与,培育到什么程度为宜是政府亟须考量的”。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昌林对本报记者表示,应该注意结合中国自身国情选择重点产业领域进行突破。他说,我国现有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突破需要一定条件。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破局

相关报道:

18家新能源车企济南结盟 主攻四轮低速电动车

与骐达售价相当 日产纯电动车2011年引入

东风日产将产-电动车 明年北京车展亮相

电动车主演新能源大片 复苏期待萦绕法兰克福

大陆集团将为计划量产的电动车提供电动驱动系统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范思立 见习记者 李海楠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