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饶斌诞辰一百周年:“我愿化作一座桥”(2)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李安定
2013年03月27日 17:43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李安定

作者:李安定

核心提示:从十堰参加轿车论证会回来不久,他听说,有人报告北京,上海大众的德方拿桑塔纳零部件质量问题刁难我们。饶斌,这位在汽车工业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人,已不那么气盛。他说,生产桑塔纳,是中国建立现代轿车工业的入学考试。要先吃尽苦头抓质量,最后尝到的才是甜头。

七月中旬,饶斌到一汽参加解放141卡车换型庆功大会。会上,他突然激动地讲起了轿车:“我老了,无法投身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实现我们几代人的中国轿车梦。”

台下,鸦雀无声,人们在他的眼里看到了晶莹的泪花,他哭了,老泪纵横。

“淬火”年代

1953年7月15日,长春孟家屯。在一片日本关东军残杀抗日志士的细菌部队的废墟上,英姿勃勃的饶斌把第一锨黑土抛向奠基石。奠基石上镌刻着两行红字: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毛泽东。

中国关注着一汽,从各地送来数千名干部,一些年轻有为的“县太爷”在这里只是一个科员。这是一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学院,饶斌是院长也是学生。他的口号是“摘掉外行的白帽子”。他在大学是学医的,却请专家做老师,用每天后半夜的时间,啃下十几门企业管理、汽车工程课程。一汽大工地成了建设、读书的不夜城。30年后,全国许多厂长、省长、部长、中央委员的履历表中,都有在一汽那一段“淬火”的经历。

1957年7月15日,第一辆解放CA10四吨卡车驶下生产线,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一直到30年后的第100万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在饶斌的陪同下,先后站在这条生产线的终端。

1958年,“超英赶美”的口号掀起“大跃进”的热潮,3月,饶斌接到了中共中央直接下达的任务——立即生产小轿车。

饶斌带领一汽人创造了奇迹,,短短23天后,“东风”轿车诞生。5月中旬,饶斌亲自驾驶着“东风”,驶进中南海。毛泽东拉上林伯渠老人一起乘坐东风轿车转了一圈,下车后感叹:终于坐上我们自己的小汽车了。

饶斌接受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立即试制供中央领导人乘坐的高级“红旗”轿车。他把全厂职工发动起来,把全部图纸悬挂在大礼堂里,张榜招贤,抢图试制。几天里,3400张图纸被能工巧匠一抢而空。一个月里,装有宫灯式尾灯的“红旗770”一炮打响。

1964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过后,毛泽东说,建设第二汽车厂是时候了。于是,这年的11月,饶斌被调往神农架下崇山峻岭中的十堰,二次创业。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风暴袭来,愚昧与狂热造成空前的人性泯灭,饶斌被罚跪、吊打,脖子上挂着细铁丝拴着20多斤的大木牌进行批斗。整整10年,他时而挨整,时而又被拉出来工作,在“革命”的洪波里沉浮。

直到1977年10月,“四人帮”被打倒了一年以后,饶斌才真正当上了厂长,组织了东风五吨民用卡车的定型。

最后的交谈

1987年7月底,正是闷热难当的盛夏,已经离开中国汽车工业领导职务,年逾七旬的饶斌,带着壮志未酬的紧迫,匆匆赶到上海,去几家零部件厂调研。

从十堰参加轿车论证会回来不久,他听说,有人报告北京,上海大众的德方拿桑塔纳零部件质量问题刁难我们。饶斌,这位在汽车工业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老人,已不那么气盛。他说,生产桑塔纳,是中国建立现代轿车工业的入学考试。要先吃尽苦头抓质量,最后尝到的才是甜头。

与德国大众合作生产桑塔纳轿车,当年是他拍的板儿。他的初衷,就是要逼出一个不是由中国人关着门说了算的,而是世界公认的高水平。

7月30日,上海市市长江泽民约定当晚在衡山宾馆宴请饶斌。50年代,饶斌在一汽做厂长,是江泽民的老上级。下午,饶斌把自己关在衡山宾馆的房间里,草拟一个谈话提纲。虽然是退下来的人了,他并没有把这次会见看作一般的叙旧。据后来看到这份提纲的王荣钧说,这是一个上海发展轿车工业的全面设想。那晚,江泽民陪饶斌回到宾馆房间,两人谈到很晚,谈了汽车,也谈了自己事业上的苦衷,最后他把江市长一直送到电梯门前。

第二天,人们就再也没有看到饶斌起来,江泽民是最后一个和饶斌谈话的人。

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饶斌在医院昏迷一个月,于8月29日与世长辞,终年74岁。在撰写新华社播发的饶斌生平时,我按官方的提法,称他是“中国汽车工业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外国人把他称作“中国汽车之父”。

饶斌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资深汽车专栏作家,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内部编委、经济新闻采访室主任,现任独立汽车观察家、新华网首席顾问。80年代初起,李安定亲历并报道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汽车产业发展全过程。早在1989年,成为公开撰文呼吁轿车进入百姓消费的第一人。30年来,对中国汽车业重大事件的独立见解和系统研究,在决策层和国内外汽车产业拥有广泛影响。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