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范安德:探讨斯柯达品牌中国的新构架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李安定
2013年10月23日 13:30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李安定

作者:李安定

核心提示:在上海大众,斯柯达是小品牌,关注应该远远超过大哥,斯柯达应该有独立的构架空间,有独立的决策权。但是,许多改进不能由我在这里作出,改善的动力应该来自本地,是上汽和斯柯达共同的任务。在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不乏两个品牌,甚至多品牌经营成功的范例。

李安定:应斯柯达董事长兼CEO范安德之邀,我于10月9日前往姆拉达•博莱斯拉夫的斯柯达总部与他会晤。

范安德,2005年任大众中国CEO,那时大众在中国市场跌到谷底,他以一个所向披靡的硬汉形象,和上汽一汽两个伙伴同心协力,通过动力总成战略、2018战略、南方战略,带领大众在中国的业绩冲向顶峰,并且为大众今天在中国赚得钵满盆盈打下了基础。

范安德在大众中国任上,与上汽谈判,引进斯柯达品牌在上海大众生产作为大众车型的补充。但是当时只是引进了品牌,斯柯达没有从合资企业大众的股比中获得相应的股份和权益。当斯柯达中国产品在斯柯达公司和上海大众都占到举足轻重地位的今天,在斯柯达品牌与大众品牌实现差异化的转折点,在合资企业话语权的相对缺失不能不说成为一种影响发展的缺憾。亟待上汽、上海大众,大众、斯柯达各方应对变革的智慧和策略。

以下是交流中,范安德的谈话内容。

范安德:今年开始的欧洲危机,到年底将成为国际危机。半年来,斯柯达一直努力克服欧洲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时至今日,可以说我们已经站稳了脚跟,并且开始行进了。斯柯达发动了新产品攻势,今年春天投产的新Octvia(明锐),销量超过规划20%,供不应求。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用户不断加入进来,一些高端配置,比如驾驶员辅助系统、雷达系统的预订超出想象。大众的MQB新平台,大众用在高尔夫上,SKODA用在Ocyovia上,Rapid(昕锐)也使用了该平台的部分技术,在欧洲反应良好。新推出的Octvia两厢车也很受欢迎。

俄罗斯的经济目前遇到困难,斯柯达与俄罗斯拟议中的联合开发进展也不顺利。

印度市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中国。许多人要求我们在印度投资,但是在可预见性、可规划性、政府支持、法律可靠度都与中国不可比,我们在印度市场积累的经验是负面的。

中国已经是斯柯达全球第二大市场,占到总销量的25%。中国的大环境很好,但是我仍然对斯柯达在中国的表现不尽满意。当初我把斯柯达引进上海大众生产,但是后续发展并非我当初的想象。在上海大众,大众品牌非常强势,是大哥;斯柯达是小弟弟,管理团队运作的聚焦点似乎顾不上斯柯达。

引进斯柯达是我在大众中国时和上汽确定的,今天的情况,也许是我当初模式设计的失误。一开始的4年,斯柯达发展迅速,在与对手的竞争中胜出,但是目前这种冲劲减弱了。让我感到不安。我最近将去中国与大众和上海大众的高层沟通,探讨上海大众做好两个品牌的构架。比如说增加信息透明度。

现在,我期待进行改善,我们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延续以前的生命力。在上海大众,斯柯达是小品牌,关注应该远远超过大哥,斯柯达应该有独立的构架空间,有独立的决策权。但是,许多改进不能由我在这里作出,改善的动力应该来自本地,是上汽和斯柯达共同的任务。在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不乏两个品牌,甚至多品牌经营成功的范例。

接下来,斯柯达将尽力在中国推出更多新产品,从3款车增加到6款车的不同车型。今年春天,上海大众推出了Rapid(昕锐)。11月将推出SUV 车型Yeti;明年,我们将推出全新换代的Octvia(明锐),这将是全球同级别车中间最好的车型。2015年推出新一代Superb(速派),这将是斯柯达上世纪30年代豪华车追求的延续。我们还将进口其他车型作为补充。上海大众的管理和产品质量非常优秀,但是这些车型,尤其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市场得到成功,双方还有很多事情要运作。斯柯达很有潜力,但是需要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向前看,找到一个更好的经营模式,有一个新的构架设计。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资深汽车专栏作家,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内部编委、经济新闻采访室主任,现任独立汽车观察家、新华网首席顾问。80年代初起,李安定亲历并报道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汽车产业发展全过程。早在1989年,成为公开撰文呼吁轿车进入百姓消费的第一人。30年来,对中国汽车业重大事件的独立见解和系统研究,在决策层和国内外汽车产业拥有广泛影响。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