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安定车谭》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汽车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李安定
2013年07月15日 07:14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李安定

作者:李安定

核心提示:孕育于60年前的那种脚踏实地,拼搏向上的精神,不但形成一汽创业、创新的文化基因,也成为中国汽车业共同的积淀与财富。“入世”之后,中国汽车业投身全球竞争中“与狼共舞”,不但造就了十年“井喷式”增长,对比的股市楼市,也让汽车业成为中国最全球化、最市场化、最良性发展的支柱产业。

凤凰汽车评论  6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汽车厂奠基。这一天,也被视为中国汽车业诞生的日子。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一个甲子无非历史一瞬,再回首,中国已经从一个造不出一辆汽车的穷国,变成年产汽车2000万辆,超越美国的全球第一汽车大国。尽管众说纷纭,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必将写进历史:汽车,正在再造中国人全新的行走文化。

日前,我再访长春,60年前,激情燃烧的创业岁月仿佛一部黑白纪录片在脑海里掠过。

1953年7月15日。长春孟家屯火车站西侧,在日本关东军残杀抗日志士的细菌部队的废墟上,英姿勃勃的饶斌把第一锨黑土抛向奠基石。奠基石上镌刻着两行红字: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毛泽东。

那是的新中国建设史中最纯洁、最忘我、也最有成效的年代。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铁道部调来8台蒸汽机车,铺设管线用高温蒸汽供暖,十大厂房全面铺开,设备安装、试车、调试,交叉进行。厂区交响着歌声、笑声、读书声、机器隆隆声、义务劳动的号子声。

“出汽车,出人才”成为一汽建设的双重使命。从各地送来数千名干部,一些年轻有为的“县太爷”在这里只是一个科员。这是一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学院,厂长饶斌是院长也是学生。他请专家作老师,用每天后半夜的时间,啃下十几门企业管理、汽车工程课程。30年后,许多在各地担任领导职务的厂长、省长、部长,直至中央常委、总书记,履历表中都有在一汽那一段“淬火”的经历。

苏联把王牌汽车产品——“吉斯”牌四吨载重汽车在长春复制出来。设计规模年产3万辆。

1957年7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一个不带酸涩的甜美日子。中国人第一次以现代工业化的手段,在生产线上造下第一辆卡车——解放CA10。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曾先后站在这条生产线的终端,曾经用脚板进行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他们,满意地笑了。

1958年3月,饶斌接到了党中央直接下达的生产小轿车任务。5月,新中国第一辆轿车——“东风”驶进中南海,八大二次会议正在怀仁堂召开,会议间歇,毛泽东拉上林伯渠老人一起试乘“东风”,无限感慨地说:坐上我们自己的小汽车了!

饶斌马不停蹄地赶回一汽,因为他接受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立即试制供中央领导人乘坐的高级“红旗”轿车。他把全厂职工发动起来,把全部图纸悬挂在大礼堂里,张榜招贤,抢图试制。几天里,3400张图纸被能工巧匠一抢而空。一个月里,装有宫灯式尾灯的“红旗770 ”一炮打响。今天人们难以想象的是,红旗的心脏是一汽自主开发的V8——当时只有美苏两国才有的先进发动机。一汽人的创新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一汽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了“第二次创业”——解放141卡车的垂直换型,产品性能一步跨越30年。

90年代到世纪之交,一汽“第三次创业”,通过合资合作、联合兼并,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了轿车,轻、中、重型商用车全线布局的汽车集团。

2011年,一汽开启了一心一意作自主的“第四次创业”。发布了增强自主创新体系能力的“全新品牌战略”,将“品质、技术、创新”作为品牌发展的核心诉求。如今,一汽的“红旗”轿车品牌及“解放”卡车品牌价值一直站在全行业的排头。也有奔腾夏利等一批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自主品牌产品。

孕育于60年前的那种脚踏实地,拼搏向上的精神,不但形成一汽创业、创新的文化基因,也成为中国汽车业共同的积淀与财富。“入世”之后,中国汽车业投身全球竞争中“与狼共舞”,不但造就了十年“井喷式”增长,对比的股市楼市,也让汽车业成为中国最全球化、最市场化、最良性发展的支柱产业。

今天,中国汽车走过了60年历程,可喜可贺。“做大做强”,从汽车制造大国成长为汽车创新强国,将成为中国汽车在下一个甲子艰巨的历史使命。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标签:汽车 中国 红旗 汽车业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门外车谭

专栏作者:李安定

资深汽车专栏作家,原新华社高级记者、国内部编委、经济新闻采访室主任,现任独立汽车观察家、新华网首席顾问。80年代初起,李安定亲历并报道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汽车产业发展全过程。早在1989年,成为公开撰文呼吁轿车进入百姓消费的第一人。30年来,对中国汽车业重大事件的独立见解和系统研究,在决策层和国内外汽车产业拥有广泛影响。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