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杰:日企仅打擦边球解决不了溃势(2)
作者:丁华杰
核心提示:在博鳌论坛上,丰田提出的“建成中国的丰田”、本田提出的“研发现地化、人才自立化、采购现地化”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当下日系在中国车市一退再退的业绩。你想要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跟,就需要给予这个市场最想要的东西。这叫等价交换。
比如近期丰田汽车公司向肯塔基州2,000名制造业工人提出了退休激励方案,这意味着丰田汽车的雇员在工作满25年后可享受完整的医疗福利,以及退休金和401k养老金。大概六年前,笔者前往日系汽车的天津事业体调研,当时对于日系汽车整体印象除了技术限制之外,便是待遇的问题。当然也不便评论一个企业的整体薪资情况,不过作为一个很流行的日方企业,在中国一直倡导想融入,在别的市场上成功可行的方法在中国就不实施,这点让人很难理解。
对于消费者,谈到消费者实惠,更可以理解了,除了给予更多的技术选择之外,可能日系所能做到便是更加贴合实际的售后服务了。2009年丰田汽车脚踏板事件,这个时间的主要美方提起,然后在一段时间内给予了美方消费者最实惠的补偿。在中国同类型的车辆里面一部分法律限制的省份给予了相应的补偿外,一些没有限制的省份消费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这让笔者一直很诧异。如果这样的消息已经公布,相关的企业的公关该怎样解释呢?所以这点在转变形象的过程中处于是关键点。
3、政治安抚力度加大
在博鳌论坛上,丰田提出的“建成中国的丰田”、本田提出的“研发现地化、人才自立化、采购现地化”让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当下日系在中国车市一退再退的业绩。事实上,倒退一段时间日系汽车原本在中国车市,喜气洋洋,最终走向溃势主要是因为政治风波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还应该以政治安抚为主要手段。
政治安抚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中国政府和在华日本车企的关系是后者靠前者赚钱,日本政府和日本车企的关系是共生关系,日本企业赚钱的同时给予日本政府提供支持。针对这种关系,再根据中日矛盾的引发者是日方政府,这个时候日本车企应该以自己的影响力来削弱极端势力在政治风波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即是对日本极端势力进行财政压制。
日本政界之所以如此嚣张,一定程度上因为他们内心中认为此次政治事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弱。对经济的影响不足以让民众有所抵触。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时候我们反复去找一个事件根源的时候,正如日系车企努力找到解决受到政治风波影响各种答案都不对症一样,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根源。事实上,在北美和日本等国家,经济来影响政治高层政策是一个惯例的情况。特别是类似日韩等国,单个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地位中,在政治的博弈中更具有话语权。在很多政治决策、政治风波中能够有相当的左右能力。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企业事实上有责任和义务在这个方面做得更好。
而中国政府,目前来看,特别是习总上任之后,对于本土研发的自主技术奇迹偏好,这个时候,原来的思路就走不通了。满足中国政府喜好的本土研发可能才是安抚中国政界的一个有效手段。本土研发里面,在合资企业里面做的最好的是美国车系。今天看到华尔街日报发来的消息,称通用汽车要携手上汽开发东南亚市场。不知道最终的情况怎么样,但是在上海的某合资研发中心确实在行业内成为了最重要的本土研发基地。当然上半年德国大众汽车也和中国的一汽集团就知识产权等问题产生了纠葛,不过经过协商都默认了在本土过程中,与合作方分享一些技术也是共赢、可行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国土上和中国一衣带水,从文化本源来上看,属于一个体系,不能连中国汽车发展的这点潜意识都没有。要知道中国政府在合资发展的之初本意便是如何发展本土汽车。当然这个发展会有着多方博弈的结果,不过无论如何,博弈的多方都需要妥协。你想要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跟,就需要给予这个市场最想要的东西。这叫等价交换。去年日系汽车某品牌在常熟设立相关的新能源研发中心,很多人都很惊异,因为其在天津的公司里面,技术中心人员,中方人员基本上都是一些不懂技术的翻译。而技术人员基本上没有中方人员,这点来看,不是消费者不认同,却实实在在是日方企业放不开了。要想进一步的在这个市场上有所作为的话,这点不做改变基本上不可能让消费者认同,至少同行的工程师和政界不会认同。
12 |
专栏介绍
近期更新
从长城事件看自主车企与自主汽车设计
2013-11-18 09:49
丁华杰:黄金车市“烂摊子”背后的深思
2013-11-01 09:53
民众的“双重标准”对新能源车有失公允
2013-10-11 10:34
丁华杰:中德美的百万电动计划异同分析
2013-09-23 09:54
丁华杰:政府政策西倾给汽车持续红利?
2013-08-21 10:49
丁华杰:汽车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趋势
2013-08-06 09:56
丁华杰:底特律破产对三巨头影响有限
2013-07-25 09:42
丁华杰:众车企联合苹果公司“闹革命”
2013-06-25 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