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背后频现产业资本之身影
2009年05月13日 11:19解放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汽车产业“暴利标签”已然揭下,不断下降的利润使得市场形势日渐严峻,各大车企再创业已成“华山一条路”。较之于各大车企初次用技术换市场式的“创业”,此次“创业”依托的则是车企多年来在车市摸爬滚打的技术积累和资本积累。

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四大汽车集团首次全线推出自主品牌的新车;各合资品牌也纷纷将其自主研发车型一并推到了舞台最前沿;自主品牌更是将包括新能源、发动机等技术在内的全部家底亮了出来。

看似一窝蜂的自主研发“冲动”,或许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又一次“革命”的到来。

作为东道主的上汽,在此次展会上携带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三大板块的8家整车企业、90款车以及20余家主要零部件企业的160余种零部件产品参展,其技术实力可见一斑。

其自主品牌荣威所带来的N1概念车颇为亮眼。以创造“3G大时代”为开发理念的N1,标志着上海汽车正走上一条可持续、差异化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对国外厂商所推的概念应声而舞,其研发理念也借N1的发布清晰地公布在大众面前:“探求未来人们对汽车生活的需求”,即智能网络信息化、灵活舒适人性化、动感驾驭激情化。

对于上汽集团而言,走合资道路顺风顺水、盈利情况令人满意,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大的资源来发展自主品牌?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坦言,如何不断推出新产品、如何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单纯依靠外方引进新产品是无法长期持续的,自主研发才是核心竞争力。从长期发展来看,合资企业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产品出口受到限制,核心技术来自外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求企业对市场作出迅速的反应仅有合资企业是不够的,必须拥有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就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速度而言,很快众合资企业将直面一个问题,就是:国外车型即将无合适车型可引。多年来“市场换技术”的局面使得越来越多国外“军团”加入中国市场的厮杀。每年动辄上百辆的新车发布速度,使得市场“不差车”,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中国纳入其全球同步上市名单。在如此激烈竞争的市场,仅靠外援就能取胜显然是不现实的,唯有吸纳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新车型才能站在市场前沿。荣威550的推出,集纳了上汽各方的技术积累,其不断升温的市场表现就是其价值最好的体现。

令人庆幸的是,经过了多年的滚动式发展,各合资企业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建立起了完备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一部分企业“不差钱”。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何为东风,其实就是冲动,就是产业资本的创业冲动。

上汽如此,一汽亦然。

2002年8月,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达成全面合作协议,2005年,一汽集团从丰田汽车获得majesta车型平台,在此基础上、综合多项国外技术资源、于2006年生产出高端产品红旗HQ3并上市。同年,一汽集团的中高级自主品牌轿车奔腾也正式投产,这几年,奔腾车型在竞争惨烈的中级车细分市场中渐入佳境。而这就是依托于近几年来一汽集团在技术上的积累。当车展上新车奔腾B50以马自达6的底盘、一汽-大众速腾(车型 图片 论坛)的发动机等作为宣传亮点时,不难发现,一汽已经一改之前忌讳其与马自达和一汽-大众渊源的顾忌,意识到技术才能令其活得更好。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相关报道:

自主品牌能走多远取决于技术和资本积累

自主品牌强势出击 新能源车展现中国力量

专访华泰集团总裁童志远 用技术塑造自主品牌

震后消费者力挺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为何选择分站上市?

自主品牌多品牌战略有过急之嫌但只能坚持

自主品牌今明年上市新能源车一览(组图)

一季度自主品牌上牌量4大目标“达标”

五一节后新车扎堆上市 自主品牌再唱主角

厂家节后加快新车上市步伐 自主品牌唱主角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xiaohua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