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培养我国汽车人才
孟少农为发展我国汽车工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付出艰辛劳动,把自己的智慧才能,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几十年中,他培养出来的人才遍及我国汽车和拖拉机行业,很多成为主要骨干。他堪称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长。
1946~1948年,他在清华大学执教,赤手空拳地创办我国第一个汽车专业班。师资不足,他独授汽车工程、机械制造、工具.学等课。他千方百计创办我国第一个汽车专业。授课中,他把第二次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先进的机械工程新学术介绍到我国,他教的机械制造课选用当时很新的 “MetalProcess”作课本,他写文章把当时国内很少人知道的超级精密加工(SuperFinish)及表面光洁度等级介绍给中国机械界,还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完善起来的大量生产与质量统计方法介绍到机械系。他还给清华大学机械系金工实习工厂充实了先进的靠模车床、工具磨床、万能铣与六角车床。在教学工具方面,他替系内购置了教学用的微型电影放映机与幻灯机,系内每周课外皆放映国外机械产品、加工方法等工程与科技电影。他一面教书,一面编辑清华学报,撰写论文发表,传授新技术理论。
50年代初,在一汽建厂时期,他根据工厂生产发展和管理需要,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创办了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中级汽车人才。为培养高级汽车工业人才,他倡议与地方合作,创办起我国唯一的一所汽车、拖拉机学院(后改为吉林工业大学),并选派一批技术骨干去任教。
在陕汽,他根据建厂需要和大学不能正常输送人才的情况,大胆地创办职工大学,自任校长,自编教材,亲自授课,使一大批文化水平较高,又有多年生产经验的青工获得深造。
80年代初,在他的倡议下,二汽建立了教育中心(后改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培养高级人才,他力主搞四年制本科,力主大、专结合,力主培养自己的博士研究生。为此,他说过:“先进的技术成果,我们可以用金钱买到,而在这些成果后面的理论、方法、数据……是不易买到的。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培养我们自己发展技术成果的本领方面。”
特别令人敬佩的是,他年届古稀时,仍在思考为我国汽车工业培养人才。他曾对二汽领导说过:“如果说,我在有生之年有什么奢望的话,就是在培养年轻一代上贡献点微力。”1985年,他已体弱多病,但还亲自编写讲义,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生讲授了国内外无人讲过的一门新课《汽车设计方法论》。《汽车设计方法论》不仅对我国汽车工业作出理论指导,而且对发展整个机械工业,同样有指导意义。
为培养后人,孟少农不顾年老体弱,甚至不顾病痛。198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请他组织编写一本面向机械制造行业的、实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时,他热情地承担这一重任,并带病写出《手册》提纲第一稿。1987年4月,在江苏吴江召开《手册》编审会,他中止了用药灌肠治病去参加会议。现在,这部有270万字的《手册》已经出版并受到读者欢迎。
孟少农晚年是在口授笔耕,培育后人中渡过的。虽然他的健康情况一直欠佳,经常住院治病,然而他在最后三年中,从未因病停止过给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生讲课,他常常挂完吊瓶,就去教室讲课。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