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信贷消费被期待 成车市利好最后一招
2009年09月04日 20:25泉州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据央行、银监会联合公告,符合条件的汽车金融公司自9月1日起可以发行金融债券。在继多项利好之后,汽车企业融资渠道逐渐放宽。业内人士指出,该政策意味着,下半年国家出台汽车信贷消费政策的预期在加强。

融资拓宽,利好有限

“国家允许发行金融债券,我们的融资渠道变得更宽了,因为以前都是通过银行和股东进行融资。”一汽车金融公司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人士昨日向记者进一步表示,“通过金融债券的融资,一定程度上还会降低融资成本”。

一些业界人士则另有顾虑。“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是有帮助的,但是债券是否能发出去,还是有待研究的。”国泰君安汽车行业某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即使债券能发行出去,如果汽车金融公司发行债券的利率比较低,消费者不买,那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如果提高债券的利率,增加了企业成本,那就“得不偿失”。

上海市信息中心汽车产业发展相关研究人员也表示,“目前国内汽车消费者不是靠借贷来完成,虽然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多了一条融资渠道,但是对于国内市场的汽车产业虽有点促进作用,但影响不会‘翻天覆地’。”

汽车信贷消费被期待

今年密集的利好政策,无论是宏观的产业振兴规划,下乡补贴、减免购置税还是以旧换新,带来了上半年汽车销售异常火爆。国家通过促进汽车行业回暖,短期内达到了稳定市场和经济的作用。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据估计,下半年不会再出台针对消费市场的直接刺激政策,在上半年政策效应逐步弱化的同时,可以衔接利用的政策手段逐渐减少,那么明年汽车销售很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增长回落,剩下汽车消费信贷这张牌,国家可能采取鼓励消费者通过透支来继续拉动消费。

截至2009年7月底,我国共有汽车金融公司10家,资产总额为378亿元。汽车金融公司主要为汽车购买者及销售商提供金融服务,不过,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从国际市场来看,汽车金融是汽车产业链中利润率最高的一环,国外汽车金融公司的利润收益可占据整车利润的30%至50%,美国贷款购车的比例高达90%,而我国汽车信贷业务目前尚处于占总销量10%至20%的基准上,这表明汽车信贷消费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

风险或被转移

日前中国银行退出东风股权,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未来汽车信贷方向性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汽车公司涉足汽车金融的规模,将会大于银行涉足汽车信贷的规模。不过,业内人士担心银行坏账将有可能被转移到汽车金融公司。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因汽车贷款引起的坏账高达50%以上,2004年监管部门紧急叫停汽车贷款。不过,2004到2009年我国征信体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健全,现在出台允许发债的政策,虽然给汽车金融公司增加了一条融资渠道,但需要对发债以及放贷进一步研究,对风险做好防控。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央行和银监会公告明确规定,注册资本金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或等值自由兑换货币,且拥有良好公司治理结构、风险内控体系以及专业人员的汽车金融公司方可发债,发行金融债券后,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均应不低于8%。(李画徐俐丽)

(本文来源:泉州晚报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