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央企大合唱 强强联合能否催生电动车量产
2010年10月29日 14:12时代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到目前为止,电动汽车看起来依然是吆喝的比买的多,依然是难入寻常百姓家。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各大车企对电动汽车“狂热”的追捧,甚至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打造纯电动汽车。

自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一词开始在全社会肆意流行起来。当油价高居不下,当蓝天离我们越来越远,环保一瞬间变得那么的迫切和重要。从传统燃油汽车到电动车,我们

发现新能源汽车正与消费者开始亲密接触。

针对中国电动车“一哄而起,各自为战”的现状,最近国资委牵头16家央企组建电动车产业联盟,意欲集中力量,实现短期突破。联盟的成立对于国内电动车业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它使得电动车量产化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这次的央企电动车联盟,大大不同于以往的企业联盟。一汽东风长安三家尽管同属“央企”,但是他们之间的利益争夺一直是相当激烈。谁能保证每家企业都能让出自己的核心利益,把最好的资源毫无保留的贡献出来?纵观世界汽车业的历史,所有新技术的取得,没有哪一项技术的突破,是由几家企业联合做成功的。只要是真正的企业,彼此总是会保守机密,窥探对方,以求自己独家的先期突破。

针对央企联盟,人们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央企电动车企业联盟”仅仅是一个松散组织,对成员并不具有特别约束力,他们各自的资源如何集中,集中在哪里,怎么调配,什么人来调配,开发出来的技术和产品如何分享等等,全都是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题。如果真能把这些当惯了“老大”的企业力量聚集在一起,恐怕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只需“纸上谈兵”就能搞定。

再说,有了“央企联盟”这样的国家队,联盟外其他企业是否还要继续进行独立开发?比如上汽集团,在电动车方面已经走了那么远,今后是否应放弃研究,等待坐享“央企联盟”的研发成果?还有奇瑞吉利自主品牌企业,特别是比亚迪,被认为是当前世界上掌握电池技术最好的企业,他们该怎么办。如果其他企业统统都把研发的脚步停下来,中央财政拿出的1000亿元扶持资金全部投向“央企联盟”,只扶持一家,那么产业风险是不是太大了?万一它搞砸了,中国电动汽车业岂不全军覆没?

8月21日,笔者从国家电网公司方面获悉,公司2010年计划建成公用充换电站75座,充电桩6209个。相隔2日后的8月23日,中石化董事长苏树林宣布,将会通过现有的加油站网络,发展电动车充电业务,未来将会把现有的加油站改造为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

日前,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提出,2010年10月,国家将正式实施三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而参与上述标准制定的,主要就是央企联盟中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及中石油等企业。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对此表示:“之前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并不顺利,其原因在于没有统一标准、资源浪费严重、基础建设不足等等,而央企在这些方面无疑要比地方企业更具资源优势。由它们(央企)带头,其他企业可能会少走弯路。”

笔者认为无论是整车制造领域的一汽集团、长安集团以及东风集团,还是充电与服务领域的国家电网、中石油和中石化,每个企业在各自行业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横跨汽车、电网、能源等的国资委下属国有企业确实掌握有很多重要的资源,这些国有企业来积极响应电动车的发展,对全行业的带动作用是很大的。但电动车最终成功与否,最根本一条得要市场认可,需要赢得用户的“货币投票”。汽车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也是竞争发展到了极点的产业,离开了竞争,产业就失去活力。现在电动车技术在全世界都没有根本性突破,在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只有采取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相结合才是硬道理。

相关报道:

直击日内瓦车展:电动车不提“量产”就落伍

现代后年量产2500辆Blue On电动车

力帆电动车获量产资质 投放出租车市场

沃尔沃C30纯电动车2013年将正式量产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sunjc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