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俗称一甲子,算是个不短的时间,各行各业都在总结自己的成就,汽车行业也不例外。不过中国汽车真正进入家庭,应该是从上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末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算起,也就是10年左右的时间。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中国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成就不可谓不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汽车进入家庭的时候,国内也正好兴起了一股合资潮,这其中以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为代表,加入WTO后,又兴起了一股合资浪潮,北京现代、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和长安福特、一汽丰田相继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合资企业帮助中国汽车业取得了如此辉煌[综述 图片 论坛]的成绩。
国内的合资企业是中外双方按50比50的股权结构建立的,即使是这样,拥有品牌和技术的外方拥有话语的主导权,这让某些“爱国人士”非常不爽,称这是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以市场换技术”的失败,只有奇瑞(配置 口碑)、吉利等自主品牌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这不,只要某些外资品牌的车型上市,在后面的跟帖评论中,总有一些骂人的言论,甚至连“鬼子、汉奸”等非常难听的词语也到处可见,认为长此以往,中国将沦为国际汽车巨头的组装厂和销售地。
但光凭满腔热情是“救不了国的”,回头看看咱们起步之初,或许就不会那么愤怒了。10年前,不要说是技术,就连乘用车的配套工厂、甚至连汽车产业工人都没有多少,更不用说能独立生产汽车了。正是这些合资企业带来了车型、技术和配套工厂,这些配套完善后,让中国人大开眼界,才有奇瑞、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成长。从另一方面来说,合资厂也是中国企业法人,还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并且雇用了大量工人,也向当地政府纳税,从这些角度出发,谁能否认合资汽车企业的作用呢?
当然曾经有段时间有些合资企业只是将老掉牙的车型拿到中国来销售,赚超额利润,但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这种现象正在迅速减少,不少车型在中国市场已经是全球首发了。
一位合资企业的中方高层就曾对记者表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公司内发展出自主品牌,但现在必须借助合资企业的品牌培养人才等力量。或许,他的话能代表某些现实:不能因为儿子长大了就将老爸一脚踢开,同样的道理,随着自主品牌的壮大,我们也不能否认合资企业的作用。(王灿彬)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