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开启“百万辆级”时代 诱惑还是困惑
2009年12月09日 08:39大洋网-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11月,上汽通用五菱产销汽车98.3364万辆,将成第一个撞线车企。

主流车企纷纷逼近“100万辆”大关,两三年后“年产100万辆”将成新标准。

企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做大”之后的中国车企何时方能“做强”?

12月1日,通用汽车(中国)迫不及待地发布了11月的“成绩单”,数据显示,通用汽车今年前11个月在华总销量已达163.6799万辆,同比增长6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用在华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前11个月的销量已经达到98.3364万辆,距离年产销汽车100万辆只有咫尺之遥,如无意外,2009年,国内第一家年产销汽车100万辆以上的单一汽车厂家将正式诞生。

一家厂家而不是一个集团年产销汽车达到100万辆,对中国车市可谓意义重大,尽管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已经拥有了太多的“100万辆”,从单一车型累计销量“100万辆”到单一城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形形色色的“100万辆”充斥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之中,但这个“100万辆”的到来将显得尤其与众不同。

“今后两三年内,中国主流的汽车企业年销量都将达到100万辆,100万辆是个槛,达到这个槛之后,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怎么走,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11月22日,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100万辆:诱惑还是困惑

2009年,因为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车市的增长由此更加显得与众不同。

1~10月,中国车市销量达到1089.14万辆,同比狂增37.71%,而在这种跨越式的增长中,中国各大主流车企2009年的“量变”进程也正在加快。

数据显示,1~11月,中国乘用车企的第一梯队——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三家的销量已经突破60万辆大关,到年底,这些企业的年产销量有望达到70万辆,“两三年内,这些企业的年销量都将达到100万辆左右。”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如此表示。

事实上,第一家“冲线”的汽车企业即将诞生,截至11月底,上汽通用五菱2009年的汽车销量已经达到98.3364万辆,距离年产销汽车100万辆只有咫尺之遥。

国内资深汽车分析师向寒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看来,100万辆对中国的汽车企业来说,更多的是挑战而不是成就,如果企业在研发、人才、运营体系等方面没有进步,100万辆最多只能说是一个‘巨大的组装工厂而不是企业’。”

中国车企的尴尬:做大易,做强难

事实上,对中国汽车企业何时能够“做强”的担忧一直就是中国汽车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养料充足”而使得数量众多的汽车企业均取得相当不错的发展业绩之后,对中国车企“做强”的呼声正在高涨。

2009年10月20日,中国2009年第1000万辆下线仪式在长春举行,值得玩味的是,这个被看作是中国汽车辉煌[综述 图片 论坛]时刻的下线仪式,其主题却是“辉煌时刻,腾飞起点”,从“辉煌”到“起点”,这个仪式的重点或许正是在后半句:中国的汽车工业要在做大的基础上走向做强。

仪式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总经理徐建一的致辞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徐建一说:“1000万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壮大的里程[综述 图片 论坛]碑,更是我们再接再厉做优做强中国汽车工业的新起点。”

徐建一的发言不无道理,在未来两三年内,中国汽车市场将出现一批而不是一两家年产销汽车达到100万辆以上的汽车企业,但这些规模成型的汽车“小巨人”却未必就是全面发展的“强者”。

“很多汽车合资公司只是一个组装工厂而不是一个拥有完整技术研发生产能力的独立车企,在做到100万辆以后,企业已经从‘量变’到了‘质变’的阶段了,中国合资车企今后的发展,的确应该动动脑筋了。”国内资深汽车分析师向寒松如此表示。

一个值得玩味的小插曲就在于,11月24日,“广州日报·车天下”发布“云珠奖——2009年度中国最佳设计车型”评选结果,在前期和企业的沟通中,为数众多的中国车企竟然集体没设产品设计师一职,年产销汽车达到几十万辆的汽车企业竟然没有自己独立的产品设计师,其自主研发能力之单薄,由此可见一斑。

从研发到运营:企业面临全方位挑战

研发领域的薄弱,在以合资公司为主的中国汽车市场,并不让人吃惊,现在的问题是,在企业由几万辆、十几万辆、几十万辆的“量变”到100万辆的“质变”之后,企业可能在研发、运营、物流、销售、配套等方面遭遇全方位困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越大,风险就越大,小企业在市场上要如履薄冰,大企业更是要如履薄冰。”向寒松这样对记者表示。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