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小心工会门 抄底前做好必修课(2)
2009年08月02日 09:33北京晚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通用之死:百年企业被强大工会拖垮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像双龙这样被工会拖垮的外国企业为数不少,美国汽车巨头通用就是其中一例。

1930年诞生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是美国最大的工会,会员人数在1979年曾达到150万人(今年已经下降到不足47万人),其资金异常雄厚,拥有高达9亿美元的罢工基金,能够承担得起一场持续两个月的大罢工。而且工会政治声望高,他们的声音能够上至华盛顿。

1998年,因劳资双方谈判对峙,该工会号召通用密歇根州北部工厂工人罢工,罢工持续了54天,带来22亿美元的损失。2007年9月24日,工会再度招集通用美国30个州共73000名员工罢工,迫使通用汽车资方不得不签署昂贵的劳资协议,包括全额支付的医疗费用、对子女的照顾、退休金等,使得通用工人每小时的全额工作价值达到了55美元,成为全球最贵的汽车工人。

今年春季,通用汽车面临破产,工会依然坚持不同意裁减工人福利和工资。直到国会一再施压,工会才妥协与通用公司资方达成部分协议。

而且美国汽车工会还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在通用重组计划中,获得了该公司17.5%的股权,成为自美国政府(60%)以下第二大股东。

一汽之幸:及早抽身克莱斯勒

在对外国工会和劳资关系的认识方面,也不乏清醒者。比如2007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放弃并购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就是典型一例。自1998年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发展一直十分曲折,陈旧的产品结构和工会的巨大包袱无法让它轻装前行。由于销量下跌,亏损严重,2007年3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考虑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对外出售。这一主张遭到了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工会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工会的一致反对,因为他们担心私人资本在收购后可能进行大规模裁员和工资福利调整,为此警告说将予以强烈抵制。

这一动向给原本对克莱斯勒颇感兴趣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敲响了警钟。本来,中国一汽看中克勒斯勒的全球品牌与核心技术,希望借此走向国际市场,但是最终还是选择退出了竞逐之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应付强大的北美汽车工会。方奇

相关报道:

车企抄底是个冷笑话 自主研发才是王道

抄底是个冷笑话 技术转让成海外并购死结

双龙困境是对“海外抄底”论的讽刺

张毅: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抄底应高抄什么

中国汽车企业扩张冲动下的海外抄底梦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