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汽车企业重组应采取多方合作
2009年06月12日 10:42南方日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车企重组也不应局限一对一的整合,而应推广多方合作模式。

自从振兴规划定下车企整合的“四大四小”格局,汽车业新一轮并购大幕也就拉开。说到车企重组,最忌讳的就是被称为“拉郎配”,这是“重行政,轻市场”的必然结果。

现在“拉郎配”方式已经稍有改观。但总体而言,政府仍是车企重组的幕后推动力。

现在国家圈定“四大”(指一汽、东风、上汽和长安)和“四小”(指广汽、北汽、奇瑞和中国重汽)为重组的主导方,这一方式本身就没有跳出行政主导的逻辑。但其进步性也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基本准确地核定汽车领域的先进生产力,虽然重组对象也已暗中评定,但生硬的“拉郎配”色彩至少在表面上已经淡化。被列为重组范围中的车企还有较多时间和空间来讨价还价,聪明的车企也可以利用行政力量来谋求市场化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汽车业领域的国企改革,没有必要专门厘定在国有企业之间的整合,引入民企和外资力量这一国企改革的重要经验也适用于汽车业。此外,车企重组也不应局限一对一的整合,而应推广多方合作模式。

现有的经验来自曾经名不见经传,如今蒸蒸日上的柳州五菱。2001年,上汽集团和柳州五菱曾进行重组,五菱向上汽转让了超过七成的股权,是一起典型的强国企入主弱国企案例。但五菱命运的真正转折则是在2002年,上汽、通用、五菱三方正式签约成立上汽通用五菱公司,上汽和五菱这两家国企通过转让部分股份引入通用的投资,而且柳州方面作为“地头蛇”持股最少。

引入通用,对于五菱来说的最大意义是先进管理机制的导入。仅仅用了四年时间,上汽通用五菱就一举越过长安汽车成为微车老大。今年开展的“汽车下乡”,长安应该是最先知先觉,但最终五菱仍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其中原因在于,三方合资之后,五菱在渠道、服务、品牌和产品各方面均已有了深入经营。

因此,上汽通用五菱不失为国有企业和汽车业改革的一个成功案例。通用的引入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不仅是因为通用有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是多方合作的互相制约有利于断绝国企弊病,如果当初仅仅是上汽吞并五菱,或者又是车企重组的一个败笔。

以此为借鉴,目前的车企重组虽然以国有企业为主体,但生龙活虎的民营车企以及投资意愿强烈的国际企业的引入,却是非常需要的。一对一的重组整合最终也难以逃出“拉郎配”的阴影,而多方合作重组的模式则可以创造更多的机遇。这也是适用于中国车企对外并购的。那就是没必要追求“蛇吞象”的快感,如果能入股被剥离的国际汽车资产,在多方合作中获得利润和经验,就很伟大了。

相关报道:

不必追求蛇吞象 车企重组应采取多方合作

上汽自主品牌今年或首度盈利暂不考虑重组

美国政府重组专家科赫:只有唱黑脸的命

美国政府重组专家科赫:只有唱黑脸的命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陈志杰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