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比亚迪可以不进“国家队”
2010年08月25日 15:32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上周,由国资委牵头,16家央企响应号召,共同成立“央企电动车产业联盟”,准备“多快好省”地攻克电动车项目。

此前汽车行业的“联盟”性质的组织并不少,但多数由于需要协调多方利益,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去年7月成立的“TOP10”电动车汽车产业联盟,运行已经一年,却未见有实质性的突破,就是其中一例。

虽说如此,但至少看上去,这次的国家队,从上游到下游,产业链完整,这几家负责整车,那几家负责电池,分工明确,责任到户,最后还有千亿元资金支持——大家分头干吧,咱们兄弟几个就是未来的制高点。

消息一出,不少人为比亚迪鸣不平。英雄不问出处,毕竟比亚迪是目前唯一推出纯电动车的企业,又是靠电池起家的“内行”,巴菲特和奔驰都对其青睐有加,凭什么把这么一个民间的“高手”排斥在外?

为比亚迪等民企更多的担心,则来自于未来电动车产业标准的制定——“电动车国家队”涵盖产业上下游,以后大佬们很轻松地开个会,很写意地定个标准,你比亚迪、吉利这样的民间选手,还跟得上吗?

不过,在笔者看来,按照目前国家队的“选材”标准,比亚迪很难进入,而比亚迪,也并非一定要进入“国家队”。

事实上,现在谈论电动车的标准,还为时尚早。目前,电动车领域的关键技术,还存在诸多瓶颈,无论是驱动技术、电池技术、充电技术,都还在摸索阶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国家队的几个大佬,同样没有掌握突破性的技术,甚至在多个技术领域,还落后于比亚迪这样的民营企业,短期内统一标准很难。

组建“国家队”更多的目的在于与跨国巨头一较高下。丰田本田等日系企业,一再表态,电动车的发展前景,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并非一片坦途。通用、大众等欧系企业,在电动车的技术研发上,也纷纷投入巨资。

这更为未来的技术标准增加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在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强制推行标准,最终也无法通过市场的检验。

对比亚迪等民企来说,最不公之处在于,国家队并非按照以技术能力、研发能力为标准选择,而看出身讲门第。其实,就算是进了圈子,比亚迪也只能捞得些残羹冷炙。

何况根据“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理论,凡是需要靠多“攒人”的事,其成功的必然性都值得怀疑。后来看香港电影里又把这个理论演绎了一下,“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与其这样,对比亚迪们来说,少一点利益的纷争,多一点前行的寂寞,也并不是坏事吧。(刘鹏)

相关报道:

比亚迪全系亮相捧场 2010兰州国际车展

比亚迪下调销售目标 渠道崩裂背后存隐患

比亚迪拟年内登陆A股 是否进家电领域在研究

比亚迪G3成就中级车市传奇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刘鹏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