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骥:中国汽车出口多是粗放型/同质化(2)
2010年09月04日 15:09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分析起来我们有六大失误:

第一,企业出口战略和理念[综述 图片 论坛]明显滞后。出口企业目前没有对进口国进行市场准入条件的调研,同时,对自己的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市场没有做规划,没有战略,基本上是有定单就是代表油市场,有的企业把这当做一个实验场。

第二,建立正常的出口秩序严重的滞后。我们出口的汽车去年是219亿汽车产品,包括零部件。前年是302亿,基本上是两万家经营主体在完成,其中汽车整车经过五个部委联合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减少到800多家,零部件企业目前是两万家。所以平均每一家企业是80多万美元的出口规模,豪无规模效应。其他国家很少像中国这样千军万马搞汽车产品出口。

第三,产品质量提升明显滞后。我们有一些企业质量是在不断提升的。但是更多企业采取的是一锤子买卖,一买一卖,没有太多的售后服务,也没有自己主导的营销网络,更没有自己的品牌。在质量方面根本没有做太多的适应性的改进。出现诸多的质量问题。

第四,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包括我们现在出口额排在前几位的企业,这次我去赞比亚,大使在走之前说还要跟人家企业打个招呼,怎么也要去修一修。

第五,营销网络建设和售后服务体制导致品牌的培育明显滞后。有一些是自己的企业也打别人的牌子。在国外目前我们自己的汽车并没有名字,如果有就有同一个名字:中国制造。如果出现问题,对我们整个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第六,我们的零部件的研发并没有根据整车同步配套的研发,主要还是在后市场进行。

所以有诸多的问题。我们最近两年也不断和前方使馆、商务处请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情况,实际情况和我们了解的是一致的。我们调查了阿尔巴尼亚、叙利亚、南非、俄罗斯等二十个国家,集中反映的问题都是我们的企业在技术方面完全有能力解决的,但是都没有解决。包括一哄而上、扎堆出口,在阿尔巴尼亚量不大,但是有30多个品牌的中国汽车在那里扎堆的竞争。而且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2、中国的产品没有根据当地的市场和使用习惯进行适应性的改进。有的是高温、高寒,没有根据当地的情况做适应性的改进,我们的汽车发动机去了以后不能运转。在叙利亚中国的汽车返修率超过30%。

3、我们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是完全脱节的,零部件供应跟不上。

4、中国企业在经营理念方面还是比较陈旧。对于当地的市场缺乏调研,没有有针对性的去宣传自己的品牌。致使当地的经销商效益也受到一些限制,所以他们对此也有一些抱怨。

所以总体上讲,我们这六个滞后说明现阶段我们汽车产品出口是粗放型的增长,在理念方面、品牌网络方面都跟不上。同质化比较严重,主要靠低价格在迅速的扩张。我个人认为这些问题也是我们现阶段的特点,这一点我们要很客观的看待,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逾越,而且还会持续一段,但是这种机制我们应该深刻的意识到是一种长不大、做不强的机制。从中长期来看,难以支撑汽车产品实现较快的发展。我们的竞争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己和自己的竞争。所以我们的企业普遍反映,不怕老外怕老乡,就怕他乡遇故知。所以我们只要把自己管好,我们认为就可以在几年中把市场发展很好。

第三,面临的形势。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点的时间,汽车产品面临的总体环境是区紧的,不是宽松的。但是我们认为我们还有很多的有利条件。机遇主要在务实应对中。不能简单的讲机遇大于挑战,或者挑战大于机遇。我们认为机遇就是在你有针对性的解决你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你的工作、务实的应对,只要应对得好,我们觉得前景还是很广阔的。因为中国是第一大出口国。主要的产品没有一个像汽车产品占比如此之地的,这种差距都是潜力。我们可以预计不远的将来这边的比例会迅速的提高。

相关专题: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

相关报道:

张宝林:未来10年中国汽车业产值有望超13万亿

张小虞:十年内成为汽车强国任重道远

张毅:新能源大规模推向市场还有相当长时间

万钢: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升级主要方向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zhangy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