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自嘲是个“讨厌的参观者”。在2010“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王晓齐谈起自己今年到一家电动车蓄电池企业的参观经历。“这是国内做电池最好的企业,我问企业负责人生产电池的配方是谁的?他们说是国外的。设备是谁的?也是国外的。”王晓齐有些郁闷地反问道,“一台设备80万~100万美金,我们培育产业最后给谁培育市场?”
接过发展新兴产业的“口号”,却推行升级版的外延扩大和新一轮的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低端制造,到头来只能是制造了一场虚热,而发展方式又回归到原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已开始受到外界的关注。
“以往我们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方面与国外大企业起步时间差距不大,我们可以同台竞技,可以把它培养成我们的主导型产业,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王晓齐认为,对电动汽车应用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我们是欠缺的,产品很容易被复制和拷贝,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电动汽车产品未来的竞争力。
从驾轻就熟地引进外资技术模仿、接受产业转移,专注低端制造的发展方式转向依靠自主技术来源,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必然面临诸多挑战。王晓齐建议:“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应从应用技术的基础研发做起,可能投入暂时不见效,甚至三年、五年也不见效,但我们仍旧要保证相关的投入。”
王晓齐透露,在“十二五”规划中,将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应用技术的研发,打造拥有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下一步在做预算中,我们想重点给这些关键技术以支持”。
杨葳同样认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这需要吸引和集中优秀的人才,创造研发生态环境。她告诉本报记者:“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形成商业化运作的环境,由政府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市场及研发,在市场缺乏规模时补贴企业,但要靠市场机制鼓励创新和优胜劣汰。需要积极引进商业化的金融机制,驱动市场机制的形成和优胜劣汰的竞争。”
杨葳提醒说:“政府配套政策应基于对消费者和市场的研究而出台,缺乏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认识,将导致电动汽车的发展无法引起消费者主动的共鸣和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大,并阻碍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最终变成只能靠政府推动的工程,而最终失去中国发展成为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先地位的机会。”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刁萃
编辑:
wangqi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