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协议 克莱斯勒借菲亚特“示好”广汽
2009年08月25日 07:25南方报业网-南方都市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华命运多舛的克莱斯勒汽车,始终不忘借力国产重振中国业务。现在,这一心愿可望实现———据消息人士透露,克莱斯勒已与广汽达成协议,通过广汽菲亚特合资公司实现其国产计划。一旦计划实施,将是克莱斯勒继25年前与北汽成立合资公司后二度实现国产;巧合的是,两次国产化都首选了JEEP品牌。

不过,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克莱斯勒中国证实。克莱斯勒通过去年以来的进口车销售,一直试图证明其在中国拥有市场空间,以此寻找到一个合适的伙伴。现在克莱斯勒需要考量,通过广汽菲亚特框架下的合作是不是目前最合适的方式?

二度国产借力菲亚特

自今年6月10日克莱斯勒与菲亚特达成全球战略联盟以来,关于联盟如何帮助克莱斯勒发展中国业务即多有猜测。因为走出破产保护不久的克莱斯勒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在中国进行本地生产。一方面它没有足够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国内汽车厂商普遍对与步履蹒跚的克莱斯勒合资兴趣不大。因此,克莱斯勒要在短期内实现国产化,借力新结盟的菲亚特汽车几乎成为不二选择。

消息人士日前证实了这种说法:克莱斯勒已与广汽达成协议,通过广汽菲亚特合资公司实现其国产计划。双方将在湖南长沙首先合作生产克莱斯勒JEEP车型

广汽菲亚特项目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尚未听说这一计划,因为他们目前更关心广汽菲亚特何时得到主管部门批准,并未探讨与克莱斯勒的合作。克莱斯勒中国企业传播经理江琼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没听说这件事;至于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一事,目前也没有进展。

但实际上,今年6月份就有广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随着广汽与菲亚特合资项目的推进,以及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结盟,广汽计划与菲亚特和克莱斯勒探讨三方在未来的广汽菲亚特合资公司框架下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当时的说法是,这只是计划,没有任何结论。

到现在两个多月过去了,显然广汽、菲亚特和克莱斯勒三方的探讨有了结果,即在广汽菲亚特框架下合作的可能性得到了各方认可,甚至首款国产车型都已经敲定———目前正通过进口方式在国内销售的JEEP指南者。

对于克莱斯勒来说,本次合作将是继25年前与北汽合作后二度实现国产;巧合的是,两次国产化都首先选择了JE E P品牌。不同的是,当时克莱斯勒是直接与北汽合资,现在则不得不借力菲亚特汽车。

广汽“一箭双雕”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克莱斯勒一直以来都在为国产化努力。但无论是与北汽集团还是后来与福汽集团的合作,都未能取得成功,克莱斯勒始终无法改变其在中国市场的边缘地位。相反,在各大汽车制造商都纷纷扩大生产的时候,克莱斯勒在中国的生产工厂聊胜于无。

目前克莱斯勒仍在国产的车型只有两款M PV———克莱斯勒大捷龙和道奇凯领[综述 图片 论坛],都是以代工的方式在东南汽车生产,且销量一直较少。原来在北京奔驰生产的克莱斯勒300C和铂锐[综述 图片 论坛]早已停产,目前只剩一些组装的零部件。

克莱斯勒自与北汽集团分拆后,一直将主要精力投入进口车。目前克莱斯勒已引进了3大品牌9款进口车,包括JEEP品牌牧马人[综述 图片 论坛]罗宾汉、四门牧马人、指挥官[综述 图片 论坛]、大切诺基[综述 图片 论坛]和指南者,道奇品牌的道奇酷威和道奇酷博,克莱斯勒品牌的大捷龙和PT漫步者[综述 图片 论坛]。得益于近两年国内SU V市场的高速增长,只有JEEP品牌有不错的销量。

不过,发展进口车并非克莱斯勒在华战略重点,事实上它一直不忘要寻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进行本地化生产,因为克莱斯勒一直相信,要重回中国车市主流,只有通过国产化的途径。目前只是苦于短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克莱斯勒不得不通过进口车销售来维持一定品牌知名度。

随着克莱斯勒与广汽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克莱斯勒有望重新实现国产化。由于菲亚特的优势在于小排量发动机和小型车上,而克莱斯勒一向以美式大排量车型为主,两个品牌的产品具有较大互补性。广汽通过广汽菲亚特合资项目,实现同时国产菲亚特和克莱斯勒两大品牌产品的计划,可谓“一箭双雕”,这将显著降低只靠引进菲亚特车型的市场风险。

JEEP品牌是克莱斯勒产品线中最具有市场基础和前景的产品,如果广汽能国产JEEP车型,将进一步弥补目前产品线过于偏向中高级轿车的缺陷;另外,利用JEEP技术对广汽长丰的SU V进行技术提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克莱斯勒来说,到目前为止以代工方式进行的合作都不成功,它可能有更多顾虑。

未来发展会否重蹈覆辙?

25年间,克莱斯勒在中国几乎走了一个轮回,起点和终点都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合作伙伴。不过与上一次失败合作的诸多相似性,又让人们为克莱斯勒的前景捏了把汗。

广汽与菲亚特已经明确建立50:50的合资公司,目前这一项目已进入政府审批的关键阶段;因此克莱斯勒不可能在这一合资公司中占得股份。之前的经验已让各方明白,一家三方组成的合资公司由于牵涉利益太多很难顺利运作。克莱斯勒要通过广汽菲亚特实现国产,很可能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授权广汽菲亚特生产其产品。广汽内部消息人士透露,未来广汽菲亚特合资公司内可能成立两个事业部,同时运作两个品牌。

如果实施,这将与当年北京奔驰-戴·克中三方的合作方式相似,当年克莱斯勒由于在合资公司中没有股份,而处于从属地位,失去话语权;这也与各方都希望在合资公司中维护自身利益的原则形成矛盾,无可避免会给克莱斯勒命运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如此合作,克莱斯勒将很难确保其中国市场战略能够有效实施,就如同当年它与戴姆勒合并后一样。

销售网络方面,广汽与克莱斯勒如何选择仍存在困难。克莱斯勒与北汽分手后,保留了一套原来联合品牌经销商的销售网络;一旦JEEP产品实现国产,克莱斯勒显然会倾向于采用这套有经验的网络进行销售。但对于广汽来说,它是否愿意放弃网络控制权仍存在疑问。在此前广汽与本田丰田的合作中,广汽一向习惯强势主导整套销售网络。

最后,更关键的还在于国产后产品的销售情况。当年在北京奔驰-戴·克公司中,克莱斯勒销售低迷,造成各方均不重视,这也是克莱斯勒最终出局的重要因素。克莱斯勒通过广汽菲亚特国产JEEP,能否摆脱销售低迷,对于其在合资公司中的命运将产生显著影响。 本报记者黄习伟

发展历程

克莱斯勒中国命运多舛

克莱斯勒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之一。

早在1984年美国第四大汽车厂美国汽车公司就与北京汽车制造厂成立了合资公司。

1988年克莱斯勒收购美国汽车公司后正式成为北京吉普外方股东,由此开启在华发展历程。

在1995年创下年销售8万辆越野车、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的新高后,北京吉普的发展开始每况愈下。

到1998年,失去信心的克莱斯勒甚至考虑撤出北京吉普。

2000年3月,北汽集团与当时已并购了克莱斯勒的戴-克集团续签30年合资协议。

后来随着克莱斯勒轿车产品和奔驰轿车产品的引入,北京吉普被升级为北京奔驰-戴·克。

2007年8月,戴姆勒-克莱斯勒正式完成全球分拆。

一年后,他们在华共同的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戴·克同样开始进行分拆,戴姆勒通过购买克莱斯勒在北京奔驰-戴·克的股份形式,劝退了克莱斯勒。

从此,克莱斯勒在中国就仅剩下代工合作,北京奔驰、东南汽车都为其代工一些产品;后来克莱斯勒还先后与奇瑞和长城达成了代工小型车的协议。

不过随着今年年初原克莱斯勒亚太区C E O墨斐离任,这些合作都不了了之。

今年以来,克莱斯勒主要精力集中在发展进口车业务上。

今年4月,克莱斯勒亚太业务首席执行官柯安哲份上海车展期间称,大力发展进口车的目的是希望向潜在合作伙伴展示公司形象;因为克莱斯勒一直有强烈愿望重新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主流品牌。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