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普遍上升 五大原因致狂飙车市踩刹车
2010年05月17日 09:02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这个月的库存急剧增加,让人心里直发毛,我老觉得好日子要结束了。”看着停车场里积压的200多台库存车,位于成都市三环路外的一家4S店老总忧心忡忡。

有此遭遇的车商不在少数。连日来,本报记者走访了成都多家4S店,从机场路到羊西线,再到东边的4S店集群,发现五月份以来除了大众系车商外,大部分车商客 流量明显减少,订单数更是直线往下掉,部分车型开始滞销,库存普遍上升,各大商家的压力陡然间倍增。“4月份还那么火的车市,咋一下子变得如此冷清呢?” 面对突然“变天”的市场,不少商家显得措手不及,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

A 房产挤泡沫

车市跟着快速“退烧”

当房产新政刚出台时,不少人认为对车市是一种利好,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一厢情愿。当调控对准楼市泡沫时,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楼市,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转冷迹象就是在4月份,而成都稍微特殊一点,由于4月的“限车风声”带来一个销量小高潮,车市降温的时间延缓到5月份。

从销量上看,4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增幅创下13个月来的新低,传递出强烈的下跌信号;从库存来看,4月份经销商库存量明显上涨;与此同时,乘用车价格也开始出现降价信号,有数据显示,4月份车价比3月份环比下降0.36%。

华泰证券的一位行业分析师表示,此前,房产、股市等资产快速增值,不少人的财富因此成倍增加,导致人们购车热情上涨。但一旦房产泡沫破灭,财富缩水,人们的购买力受影响,即使有真实消费的需求者也会选择持币待购,汽车销量因此大幅下降。

对于下半年中国车市向上还是向下,该分析师表示,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房产等资产价格的缩水程度;二是未来政府是否会再出台一些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

●一句话点评

资产泡沫和车市增长有着密切关系:资产上涨时,车市销量增加,资产缩水时,车市销量也会跟着下跌。

B 产能过剩

车市提前进入淡季

2009 年车市井喷,不少汽车厂家因产能不足痛失赚钱机会,于是,一幕幕“增资扩产”大剧开始在2010年竞相上演,其中东风日产产销量由2009年的51.7万 辆调高到60万辆、华晨汽车由34万辆调整到45万辆、吉利汽车从33万辆调高到40万辆、神龙汽车从27万辆调高到40万辆、上海汽车增加产销量9万 辆、广

丰田增加产销量7万辆、长安铃木增加产销量5万辆,比亚迪汽车更是预期产销翻番,目标达80万辆,江淮汽车也将同比增幅“大跃进”地提升至150%。

从汽车厂家已公布的产能计划来看,今年已经建成投产与即将完工的新增汽车产能将超过500万辆,外加去年1350万辆的基础,2010年全国汽车总产销规模计划接近2000万辆。

产能快速增加,但市场消化能力并没有因此出现增加,甚至今年国家政策支持力度还有所缩减,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往年6月份才开始出现的淡季,今年4月份就出现苗头,不可否认有扩充产能的原因。

●一句话点评

能否有新的增长点来及时消化新增产能,将是决定今年下半年车市价格、库存以及车企盈利能力的关键。

C 通胀预期

击退消费者购车热情

目 前,通胀已成为民众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2009年,各国政府为了“救市”投入了大量的货币,中国也以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尽管取得了很好的“救市”效 果,避免了经济的衰退,但同时也带来了通货膨胀,而通胀将会导致物价上涨,从而令人们手中货币购买力下降、生活支出增加,并由此使得人们对生活充满不安全 感、让未来变得更加不确定。

从CPI指数来看,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4月份CPI指数上涨2.8%,已是连续几个月在上涨。从日常生活来看,不少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连续创下新高。这一切,表明通货膨胀正悄悄临近,而消费者也日益体会到这样的变化。

通胀本身将导致钢材、铜、铝、塑料等汽车制造材料价格上升,从而使得车辆制造成本增加;而通胀压力下,老百姓会压缩开支,除了必需品外,一般不会像平时那样大手大脚,对于像汽车这样需要大量支出的奢侈消费品,更会慎之又慎。

●一句话点评

正是这样的市场现状,击退了消费者此前高涨的购车热情。通胀对车市的影响不仅直接而且有可能造成重大伤害。 1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