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重组的大戏,在长安重组新中航汽车业务案中上演至高潮。
2009年11月10日上午10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重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仪式。中航工业以其持有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兵装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兵装集团将旗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3%的股权划拨中航工业。两集团重组成立新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工业持股23%。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祝贺重组取得成功。至此,中国汽车行业极具震撼力的重组整合来开帷幕,中国央企间汽车业务重组第一案诞生。
虽然这一央企间汽车业务整合的大戏前有上南合并、广汽长丰重组,后可能还有北汽、一汽等相随,但如果把视线拉远到三五年后,真正开启中国汽车产业裂变与整合大幕的,或许正是这次汽车业“典型性”重组。
长安重组新中航汽车业务的典型性在于,这是一场公开的“拉郎配”。上南的合并虽然与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长三角地区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决心相关,有着政府的强烈意愿和推动力,但当时的趋势是,市场竞争激烈,老南汽已经颓势难晚,不合作则灭亡早就成为南汽上下的共识,市场推动作用同样明显。。
而此次,在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促进下,中国汽车业增长迅速,去年还在市场边缘苦苦挣扎的昌河、哈飞等均迎来喜悦的数字,并随着新中航成立而带来做强做大的信心。
反对被重组的声音,在新中航汽车系内部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三周前,在本报报道《昌河、哈飞或划拨长安 新中航加注客车业务》时,新中航的高层还站出来明确表示“新中航做强做大汽车业务的决心不变”,而昌河汽车更是情绪激动的声讨记者不该“乱点鸳鸯谱”。
但他们不知道,早在今年十一国庆那天,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徐斌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在闲聊喝茶时,就已经敲定了重组时间表。
而再之前,国资委早就已经将这起重组列入到国资委力推的重组名单里去了,国资委、发改委甚至国务院都在为10日徐斌和林左鸣握手推波助澜。
细观之下,重组后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009年产销规模接近200万辆,基本达到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培育“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目标,这正是国家《汽车产业政策》要达到的根本,即用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收入排名两种方式,培育不超过3-4家大型汽车集团。
也因此,随着这场“典型性拉郎配”,中国汽车产业整合的多米诺骨牌正式倒下,如何通过这种方式真正的在中国年产销达到1000万辆后,由大到强的转变,已经不再是口头议论,而成为各大、小汽车集团领导们面临的现实选择。
示范性效应已经显现,就在长安宣布重组新中航汽车业务的前一天,北汽也有内部人士主动放出消息,将于年底签约,正式收购福建戴姆勒40%的股权。
从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拉郎配”的合作难以为继,而在市场压力下,让双方受益、实现真正融合才是重组真正的挑战。也因此,时至今日,是否是“拉郎配”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以“拉郎配”开始,继而上演成“天仙配”。
何为“天仙配”,非官方定义应该是“探索更市场化道路,尊重各方利益团体的前提下,实现整合企业间的有效融合,做大做强。”就像长安要面临有效整合新中航旗下企业业务的产品、品牌、渠道等问题一样,如何“天仙配”的探讨和推进才刚刚开始。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秋凤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