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汽车在中国很受欢迎,这一点不用质疑。从北京到深圳,买一辆广本出品的车,需要向经销商加价2万到4万就是证明。但大部分人往往并不了解广州本田,最大的疑问就是:这么好卖,为什么不增加产量?还有人会猜,这么卖车,广本要赚多少钱?而在中国做事的本田人,似乎也很少对外说自己的公司。
广州本田有薄薄的外纱和沉默的公司文化,他们做 出了久卖不衰的好车,还有绝佳的市场控制能力。他们好象并不希望外界知道他们太多。
广本4年利润90亿元
但,本文可以告诉你,2003年,广州本田一共生产汽车117158辆,销售117048辆,销售收入在230亿元,边际利润率保持在17%左右,公司盈利约38亿元。2002年生产、销售汽车5.9万辆,公司盈利约26亿元, 2001年广州本田盈利也在16亿元,2000年广州本田营收在90亿元,纯利约10.6亿元。
仅仅这4年,广州本田的利润就在90亿元以上,按照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在广州本田公司持有50%股权计,4年来,外方本田获得了4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投资回报和超过28%的中国轿车市场份额。如果算一算专卖店本田车加价销售的利润,仅仅2003年围绕本田的市场销售利润还要增加50亿。
2004年,广本宣布改造完成24万辆产能,预计产销20万辆本田车,预计收入在326亿元左右。如果做到,预计广本2004年的利润会达到55亿元,这还是按照2003年边际利润率保持在17%左右计算的。
2004年1、2月,广州本田销售汽车14700辆,比2003年同期猛增80%。我们不得不佩服本田的爆发力和推动市场的力量。
这些数据都是从香港资本市场的一家上市公司——骏威汽车得来,这家持有广州本田汽车公司47.5%股权的老牌红筹股公司最近4年每年的利润都增长50%以上,而70%左右的收益都来自于广州本田。比如,2003年,广州本田为骏威汽车带去18.43亿元税前利润,骏威汽车自己的营业额只有15亿元,但有1400万元的亏损,扣除亏损之后,全年还有16.87亿元的利润,增幅达到54%,每股盈利0.489港元,增幅51%。股价也猛涨5成,这主要靠广州本田。
因为广州本田太厉害,香港的证券分析师习惯用广州本田的营收状况来分析骏威汽车,习惯之后,广本的一切举动都是香港资本市场关注的内容。
如果2004年广州本田完成326亿元的销售额,预计带给骏威汽车的税前利润在26亿元左右,比2003年又要增加40%,香港的一些证券分析师已经把骏威汽车远期股价定在12元以上,不仅散户喜欢,也是国际基金爱股,摩根士旦利和一些海外基金都重仓持有。目前,摩根持股比例高达9.08%。
骏威汽车很快乐,因为投资得当,获益节节高
但广州本田的日方管理者态度就不太一样了,管理层似乎很不愿意谈起骏威汽车。在2003年10月本田飞度[综述 图片 论坛]小型轿车的北京上市仪式上,原广州本田总经理门胁轰二先生对北京的媒体记者直言不讳:广州本田与香港的上市公司骏威汽车毫无关系。他很不满骏威汽车历次财报和日常公告信息中,都将广州本田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数据等作为最重要的信息予以披露,并将广州本田的财务报表合并入骏威汽车。“中国特色呀,”他无奈地对《财经时报》记者表示,“广州本田作为中外合资企业,自身并没有信息公开披露的责任,他们这么做是不合理的。” 他表示,本田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在严重之时,将会追究此种做法是否有违《合资合作法》。
我们在此不讨论本田的意见,但通过透明度颇高的香港资本市场,通过骏威汽车来看看本田汽车在中国的状况,相信看客还是很有兴趣的。而目前也没有一家本土汽车商能够像本田这样有强有力的市场控制权,以及获得利润的能力。我们研究一下骏威汽车,可以发现中国汽车工业很多有趣的故事。
10年坎坷汽车资本路
骏威汽车原名骏威投资,1992年成立,广州国有企业。1993年2月5日,骏威投资趁着红筹上市热潮,快马加鞭在香港上市,发行3.3亿股,集资4.026亿港元,当时超额认购658倍,冻结资金2410亿港元,创下当年香港资本市场之最,是红筹股的典范之一。上市时广州老牌国企——越秀企业是第二大股东,持有18%股权。
骏威投资吸引市场之处在于注入了广州的汽车项目。1985年,法国标致汽车一脚踏进广州成立合资的广州标致汽车公司,骏威投资持有广州标致46%股权,中国南方唯一的外资汽车公司是吸引境外投资者的好东西。同时,其它非主营资产,如广州蓄电池、广州华汽弹簧、广州骏威汽车发展等零部件资产重组打包注入上市公司,骏威显得比较“丰满”了。
1993年,骏威投资获得3.6亿港元收入,还算过得去。但很快就出现问题,1993年下半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汽车市场供过于求,广州标致车型落后、质量不高、油耗大、配件贵、服务差等问题一起暴露出来,销售呆滞,产品大量积压,广标由1994年开始亏损。这些情况马上反映在持股广标46%的骏威投资财务报表上:1994年亏损1.5亿港元,1995年再亏2.32亿港元,1996年又大亏5.7亿港元。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共有5个股东,其中广州汽车集团公司占股46%、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占股22%,广标投资14.7亿元形成年产3万辆轿车的综合生产能力,投资18亿元建成了25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其国产化率超过80%。但最高产量只有2.3万辆,10年累计总产量也没超过10万辆。法国标致汽车10年中国之路,没有开花结果,反而搞得一团糟,至1997年6月,资产为28亿元的广标负债额达29亿多元。
骏威投资陷入低谷。1993年2月,股价还在2元以上,1994年12月30日跌到0.81港元,1995年底跌到0.45港元以下,1996年7月最低股价跌到0.34港元,几乎成为垃圾股。
浪漫的法国人在中国折腾10年一点也不浪漫了,1996年4月,广州决定更换广州标致的合作伙伴。一开始,法国标致死活不转让股权,中方尚欠法国标致近5亿元。广州标致已资不抵债,广州方面准备破产清算。按此法国标致难于收回欠款,且有可能影响法国标致的股票价值。努力之后,“零收购”方案获得国家支持,加之国家多个部委做工作,法国标致才于1997年10月31日正式签字退出合资。
法国标致以其特有的“优雅[综述 图片 论坛]特质”,开价“1法郎”将其在广州标致22%的股权转让给中方,中方则把广标欠法标的货款还清。用同样的方式也解决了其它3家股东的退出问题,中方所付出的代价比预计要小得多。1997年,法国标致宣布退出中国合资企业,骏威投资开始重组,股价回升。
1997年的重组很有意思,充分显示当年红筹股在香港资本市场翻江倒海的性格。有大把资源的国有企业在挽救亏损上市公司方面的能力远超一般上市公司,他们最常用手法就是注入优质资产带动业绩。最重要的是,这些重组一开始就意味深远,有强烈的政府背景,骏威投资重组几乎就是为了迎接日本本田汽车的广州合资案而来。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zhang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