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公布近6000款车真实油耗 揭穿了车商的谎言?

2010年1月1日,对于全球人民来讲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但是对于某些车商来讲,恐怕就不那么好过了 。就在这一天,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各品牌汽车油耗通告,消费者可查询在售国产车和进口车在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下的油耗数据,这一举动让此前很多标榜省油的汽车露出了马脚。经过对比发现,工信部通告的油耗普遍比厂方公布的油耗每百公里要多耗费几升。 [详细]

“真实油耗”打败了“理论油耗”

工信部首批公布6000个车型油耗数据

2010年1月1日,工信部网站正式推出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专栏,首期发布105家企业5923个车型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消费者可查询在售国产车和进口车在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下的油耗数据。“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提供“生产企业”、“车辆种类”、“排量”、“通用名称”四个查询条件,可单一或组合查询。 [详细]

燃耗标识揭开了油耗的神秘面纱

随着油价近年不断波动,越来越多市民关注汽车耗油的问题,可真实油耗一直是困扰车主决策的老大难问题。一般而言,厂家会在销售时交代“理论油耗”(一般要求匀速、不踩刹车),但车主在实际用车后会发现油耗多1~4升/百公里,为收集信息车主往往要在网上作“揭秘式”交流。 [详细]

两个数据一比多了“三个油”

市民王先生驾驶的是一辆小排量的手动挡轿车。“ 跑高速相对比较省油,但每百公里最低也要5.5升,这和厂家公布的每百公里3.7升有很大差距。”王先生说,他在市区驾驶的油耗基本在每百公里8升左右,各种路况平均下来的油耗至少也要6.5升。2日,王先生通过查询工信部公布的汽车油耗数据发现,该车型的油耗综合工况下每百公里居然是 6.7升。“ 不比不知道,一比发现新数据比厂家公布的数据居然多了3升油。” [详细]

凤凰调查

调查

1.新车张贴油耗标识会影响您购车吗?
会,现在油价太高,我很在意车的油耗
不会,我始终会选择我钟爱的车型
还是贴出来好,起码心里明白
2.您认为“真实油耗”的权威性有多高?
很具有权威性,因为是国家机构发布的信息
一般吧,这个油耗数据怎么得来的我也不知道
应该比车商的“理论油耗”要真实很多
有权威性,但是也会存在猫腻
 

“真实油耗”权威性受质疑!

不够公开和透明的实验是“潜规则”孳生的温床

垄断式的实验结论总是与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是有偏差的。C-NCAP可能只有这一家有相关设备,但油耗测试却不然。工信部也承认,油耗数字的得出只是为消费者购买低油耗汽车提供参考。而实际上,试验环境甚至做试验的人不一样,这些数字也会不一样,这种参考虽然较“理论油耗”前进了一大步,但终究不能因为工信部的权威而变成绝对权威。 [详细]

在发动机上做手脚制造“真实油耗”

在完全公开透明的实验环境下,其实验方法也是大有“BUG”可寻的。比如说这个参考油耗是在市区、市郊、综合三种工况下取得的,那么厂家就可以模拟这三种工况来进行发动机油耗的优化和改进。如是,汽车性能没有提升,驾驶乐趣降低了,而消费者在没有得到与实际使用相匹配的油耗水平前提下成为了“真实油耗”的牺牲品。 [详细]

杜绝“二次猫腻”任重而道远

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动态数据库实现车辆燃油标识的实时更新,不仅可以让消费者更真实的关注车辆油耗,而且可以杜绝厂家们的二次猫腻。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工业发展将面临能源、环境等方面的更大压力。汽车节能减排,不仅需要政府、汽车企业大力推进,也需要全体社会的积极支持和共同参与。如果能够调动厂家的积极性与消费者一道实现共同的节能,相信这比用实验得出一个自己也不太自信的参考要好很多。 [详细]

相关新闻

油耗标识刚实施 看油耗标识买车更明白

在一家4S店里,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消费者说:“我和爱人就是专门冲着这个油耗标识来的,以前我们选车时对销售顾问介绍的油耗都是将信将疑,心里没底。现在有国家统一的油耗标识,总比听他们给我们讲的实际油耗靠谱得多,差也差不了多少。现在油价涨得这么厉害,买车肯定要在意油耗,都是钱。现在我们更容易比较出哪款车省油哪款车费油,很好,很放心!” [详细]

经销商回避真实油耗 燃油标示须大力落实

理论油耗与实际油耗相差较大,导致一些经销商不情愿将品牌弊端裸露在消费者面前,而很多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得到的油耗依然是销售人员口中的“估计油耗”,而没有权威性的参考数据。因此,燃油标示法规的实施除了需要经销商的自省自觉外,也需要消费者的从旁监督,以防有商家有机可趁。 [详细]

网友观点:你会依据“真实油耗”去购车吗?

国家机关公布的数据权威性高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各品牌汽车油耗通告,让此前很多标榜省油的汽车露出了马脚。对比发现,工信部通告的油耗普遍比厂方公布的油耗每百公里要多耗费几升。

 

不会

不信数据我有自己的购车标准

·即使是真实的油耗数据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不够公开和透明的实验本身就是“潜规则”孽生的温床,让消费者成为“真实油耗”的牺牲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