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明:抓机遇迎挑战讲对策 零部件市场大有可为(2)
2009年09月05日 17:08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我们国家的先导地区也一样,北、上、广、深,基本上在2000年左右,R值达到了3左右,从这个基点上开始快速发展。先导国家和我们汽车发展的先导地区都遵从了这样的规律,我们有理由认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全国范围内会遵从R值,今年我们会达到R值3左右,所以基本上从今年开始,当达到了R3左右的时候,千人保有量大概在15辆到20辆,一直持续到以后保持快速的发展。日本从65年到73年年均增长22.2%,韩国是年均增长20%都是速度很快。我国的速度会略低一些,但我们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主要是我们收入的梯次性很明显。总的来讲,未来十几年的时间内,我们的乘用车国内市场也会保持比较快的发展,这是从国内市场来说,从出口角度来说,应该说也是比较快的时期。这张图是我们过去这几年,03到07年连续五年出口翻倍地增长,每年接近100%,是这样一个速度。今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以来出口下降,去年全年只有11%,今年上半年出口下降了58%,出口大幅度下降。一般来讲,出口我们改革开放前20年是机电轻纺产品出口比较多。这跟我们的工业化初期是对应的。2002年我们进入到重化工业化阶段以后,这个时期这些产业开始有竞争力,我们汽车行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快速成长。未来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徐长明:抓机遇迎挑战讲对策 零部件市场大有可为\(2\)

未来我们判断应该还是会比较快。零部件的出口现在规模也相当庞大了。2007年我们的零部件出口排全球第四位,295亿美元,第一位是美国,第二位是日本、第三位是德国,第四位是我们。但我们的增长率比他们快很多,我们年均增长是37.5%,这些国家前几名年均增长6%到7%。

未来汽车出口还是保持比较快的增长。原因有这几个:

第一,国内的大市场对汽车出口会有强有力的支撑。我们研究了全世界所有的汽车大国,基本上是可逆的情况。只要是汽车强国都是出口大国,小国很难成为汽车强国,也不可能成为汽车大国。因为汽车需要规模化的产业来支撑,只有做到规模了,才能做到质量是好的,价格有竞争力。

第二,我们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低成本、低价位。现在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市场都是价格敏感度高的国家。全世界60亿人口,发达国家加在一起大概是10亿人口多一点,80%为发展中国家,他们买车的价值取向跟中国消费者非常地接近,所以我们在中国消费得好的自主品牌的车在国际上同样有市场。

第三,自主品牌必须走国际化战略,这保持了我们未来的出口会保持快速的发展。

零部件的出口也会保持快速的发展。

第一,中国零部件产业竞争力在逐步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的提升是不争的事实了。现在全球的产业转移到中国非常多,现在一直到了装备制造业,下一步我们的汽车出口总有一天会成为世界第一。这

第二,成本竞争成为极为重要的竞争要素。现在跨国公司的压力来自于成本压力,兼并也是来自成本的压力,分离还是与来自这个。竞争压力的情况非常大,我们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第三,中国零部件正在逐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配套体系,现在基本上各大跨国公司都在中国有一个全球采购中心的分布,专门采购中国的制造产品。

第四整车出口要带动零部件,所以零部件的出口又比较好。出口是一个市场、国内市场快速发展,这两个导致整个的市场快速发展,这个快速发展为零部件提供了非常庞大的机会。

二、自主品牌的发展带来的机遇。

除了2004年和2008年基本上在30%以上的增长。未来还能够比较快。

第一,高成长率的市场为自主品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而且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自主品牌也有很多的机会。这张图纵向代表的是人均GDP及越往下走,人均GDP越低。我们做了每一个省自主品牌在当地的份额。全国前几年都是25%,但在欠发达地区,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就越高。像在贵州占到自主品牌在贵州省销量的47.7%,我们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支持自主品牌有市场机遇的一个角度。

第二,自主品牌发展自身在做大量的努力。做了很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海外市场等的工作。我们每年看车展最近也在关注。我们可以看到奇瑞的研发产品确实已经非常地丰富了,而且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了。这是我们自主品牌企业自身在努力。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最早主要在A00这个市场,就是QQ这个级别,我们的市场已经占了72%,自主品牌占了垄断的地位。A0级我们也是第一了。原来我们B级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产品,现在也可以占到了13%。基本上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正在从低端到高端逐步地提升竞争力。

而且我们的政策也为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外部环境。第一是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另外去年出台的这几个政策都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自主品牌的发展未来还有一个很好的前景。而自主品牌发展了以后,必然会带来自主零部件的发展。这张图是我们去年调查的数据,我们看日系企业大概60%采购的是中外合资的,还有29%的零部件来自外商独资,主要是这块。基本上不采购内资企业的零部件。但自主的整车企业,它采购的零部件按价值量计算52.8%是内资企业的零部件。所以我们说自主品牌零部件的发展对自主品牌整车的发展,对自主品牌的零部件有拉动作用。当然他们是相互支撑的了。

还有,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这使得我们必然是有一定的发展激励。我们现在吉利收购GSI等等,这是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相关专题: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

相关报道: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现场实录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正式开幕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演讲日程安排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创新点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zhangy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