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1%股权转让作用有限
2009年12月15日 10:13中国经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通用转让1%的股权给上汽,新近进入汽车业的人听来甚觉新奇,其实,中国汽车业刚开始合资时并没无50:50的规定。最早的合资公司神龙,中外股比是7:3,即中方占有70%的股权,只是2002年“提升合作层面”,标致品牌加入进来,合作对象由雪铁龙提升为PSA集团,实行“双品牌战略”后,双方股比才改变为50:50.。一汽大众直到现在也还是6:4,后来奥迪以独立品牌形式进入一汽大众,提出要把股比改为50:50,但中国政府管理部门坚持不予批准。在早期所谓“三大轿车基地”中,只有上海大众是个例外,股比是50:50,因为大众提出所谓“合并报表”问题,说是如果它们股比不足50%,上海大众的业绩就不能计入德国大众的报表,由于当时上汽合资心切,并且与一汽、二汽相比,上汽实力较弱,硬不起来,于是开创了合资公司50:50股比的先河。自此以后,所有合资公司都以它为标杆,要求对等持股.,包括后来的上海通用、广州本田、一汽丰田、北京现代等等,概莫如此。1994年中国政府更将“合资公司中外资的比例最高为50%”,写进了第一步汽车产业政策,目的在于控制外方股比不能越过这条红线,但同时也也拴住了自己的手脚。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是一个“潜在”的汽车大市场,并不特别被外国公司特别看好,他们还不想在合资企业中占有过多的股比。比如在当时的广州标致公司中,标致就仅占22%的股份。北京吉普公司,早期外方股份也只占42.4%。问题的关键在于,合资公司生产的是外方的产品,使用的是外方的品牌,实行的是外方管理方式,包括CKD散件等产品技术都来自外方,有些合资企业,中国人主要是拿土地与厂房入股,除了最普通的劳动力外,几乎一无所有。在中国人眼里,外方人员个个都是“专家”、“权威”,讲出来的话句句都是“金口玉言”,只有照听照搬的份,哪还有“争夺话语权”的非分之想?那时股权主要涉及的就是利益分红问题。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合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合资企业中的中方人员也由“学生”升级为合作伙伴,“话语权”问题才慢慢显露出来。但直到现在,除个别企业在少数特别时期,比如广州标致、比如南京菲亚特,“话语权之争”严重影响到企业运营外,还远没有达到影响企业发展的地步。

所谓“话语权”就是主导权,就是谁说了算的问题。在合资企业中,要掌握话语权,首先需要有实力,就是说,要有技术,要有知识,谁提供产品和技术谁就有话语权,不是单凭资金投入的多少来决定话语权的大小。在目前单方面使用一家股东的产品、技术和品牌的前提下,不可能有所谓的平等话语权的。而且我们的合资企业都是以能够纳入外方“全球战略”为荣,为幸,怎么会去和人家争夺话语权?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上汽联手通用进军印度市场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程远 编辑: o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