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门风波再起 双龙员工被诉向上汽泄密
2009年11月13日 07:32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讯 “招惹”了双龙的上汽,就仿佛陷入了一个无底的泥潭——韩国检方再次借双龙泄密的嫌疑,将矛头对准上汽。记者昨天获悉,负责调查双龙汽车技术泄露案的首尔中央地方检察院在经过3年多调查后得出结论,双龙汽车尖端技术被泄露到曾收购双龙的上海汽车集团公司。为此,韩国检方以违反不正当竞争及营业机密保护相关法律的嫌疑,起诉了双龙汽车综合技术研究所的7名研究员。韩国检方认为,这7名研究员在2006年7月将混合动力汽车中央控制装置研发图泄露给正在研发类似汽车的上海汽车。在此过程中,他们并未通过董事会审议等程序。

韩国检方认为,混合动力汽车当时作为国家新动力研发事业,获得政府提供的相当于研发费用一半的56亿韩元补助,是同德国汽车技术研发企业FEV共同进行的研发项目。当时,上海汽车也正在同FEV推进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发项目,但进展缓慢。对此,双龙汽车表示,检方所说的泄露给上汽的混合动力技术实际上技术价值很低,柴油混合动力技术是出于相互理解的需要,在学习层面上向正在研发汽油混合动力的上汽提供的,提供这些技术之前已将其中的重要部分删除了。

事实上,自上汽2004年入主韩国双龙汽车以来,韩国检方已多次以上汽窃取双龙技术为由,怀疑上汽故意将双龙汽车搞垮。对此,上汽方面也多次进行了澄清。今年6月,韩国法院指定普华永道对双龙公司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双龙在进入破产保护程序后能否真正“破产保护”。其调查结果显示,上汽作为控股股东没有窃取双龙的技术,也没有故意将双龙汽车搞垮。

另据悉,在日前举行的双龙汽车相关人士会议上,因花旗银行等部分海外债权团的反对,双龙汽车法院管理人向法院提交的回生计划被否决,这让以回生计划为前提出售给第三方的双龙汽车亮起了“红灯”。为此,法院将于下月再次召集关系人开会审议回生计划案,如果仍不能得到债权团的同意,法院虽然也可以利用职权强行通过回生计划,但是双龙就将背负上更加沉重的负担。

-文/本报记者陈筱红

上汽深陷双龙泥潭

-2005年1月,上汽集团出资5亿美元正式收购韩国第五大汽车企业——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入主这家长期亏损的韩国汽车生产商,并成为双龙第一大股东,后增持双龙汽车股权至51.33%。

-2006年8月,双龙工会组织了长达43天的“反对结构调整”的“玉碎罢工”,这次罢工使双龙的经济损失高达3020亿韩元。

-2008年7月,韩国检方以涉嫌“核心技术外泄”为名,搜查了双龙汽车总部。

-2009年1月9日,因财务状况恶化,双龙向韩国法院提出进入回生程序申请。

-2009年2月6日,韩国法院宣布双龙汽车进入破产重组程序,由韩国法院指定管理人制定企业回生计划,这意味着大股东上汽集团失去了对双龙的控制权。之后,双龙爆发了为期77天的占厂罢工。

- 2009年4月,上汽发布的年报显示,公司计提了对双龙汽车的资产减值损失约30.76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在与双龙合作的5年时间里,上汽每年损失高达6亿多元。

相关专题:

双龙汽车劳资双方剑拔弩张

敬请关注【2009广州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陈筱红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