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构想新思路(2)
2010年09月02日 10:25慧聪汽车配件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比之下,国内最新一轮引进的轿车,其装备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产品,且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并未完成国产化。目前,发动机部分国产化率仅为25%~60%;自动变速器部分则为零;前后桥部分为20%~60%;空调部分也只有40%。

在汽车电子化、数字化和汽车设计微机化将要为传统汽车工业技术的概念划上句号的时候,我国对传统汽车工业的全部技术都尚未全部掌握,这种反差不得不承认是巨大的。

第四,是生产供应方式。世界上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供应方式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1999供应商年会上,德尔福博世、维斯顿向生产和供应的传统模式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挑战,这也是汽车装配行业的一场革命。组建模块化及“即装即到”装配概念的推广,对提高汽车工业的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这种方式在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之间得到广泛运用。

然而,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企业的小规模模块化供应方式虽然已在一些企业开始运用,但却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最后是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的配套关系。在国外,汽车制造商与OEM企业的关系完全是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运作。这取决于两者目标的一致性,即市场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在这种前提下,只要价格可以、技术标准达标、质量可靠、服务到位,两者的合作即可成交。

而在我国,这种关系则往往要受到隶属关系、地区分割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地区、各大集团都有自己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群,使汽车零部件企业“散、乱、差”现象至今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

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构想

今天,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零部件企业做强做大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以每年平均25%以上的幅度高速增长,2003年我国汽车生产突破440万辆,产量跃居世界第3位,2004年将突破500万辆,2005年总需求量将达到593万辆,到2010年将达到994万辆。按照每年汽车产值约3000亿元和零部件约占整车60%的产值比例计算,今后几年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每年将有约1800亿元以上的产值。因此,国内各大中型零部件企业应抓住机遇,力争在2015年前达到,大型企业进入全球零部件企业50强,中型企业进入200强,成为全球零部件产业中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公司。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根据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经验,国内零部件企业在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可参考以下构想。

一、发展模式的选择

第一是跨越式。我国整车的高速发展和跨国零部件集团的迅速扩张以及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国内零部件企业必须要打破常规的发展思路,选择跨越式的发展模式,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短期内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与飞跃。

第二是市场化组织模式。建立市场化体制和机制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各企业要借助国际合资合作的发展契机,加快体制和机制的再建,创建自己的商标与自主品牌,使得战略决策、资源协调和资本运作三大功能协调发展,迅速提高决策效率和适应市场、拓展市场、快速发展的能力。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