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进调控名单 汽车产能过剩上演“无间道”
2010年09月27日 08:22第一财经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9月初,一场有关汽车产能过剩的辩论在天津进行。正方是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反方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

陈斌提出汽车产业目前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应“坚决抑制汽车工业产能过剩”。而张小虞则毫不客气地指出,早在2006年,汽车工业就曾被国务院列入产能过剩产业名单,但市场总是以更快的增长来回应产能过剩的警告。

其实,我国关于汽车产能过剩与否的争论由来已久。以国家发改委为代表,是汽车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风险,必须加以抑制观点的主要支持者。而更多来自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人士则认为,中国汽车市场远未达到饱和。

事实上,扩张成为2010年我国众多车企的主旋律。统计显示,2009年至今,全国共有14家汽车公司宣布产能扩建,大部分扩建工程在2012年完成。上述扩建项目完成后,我国汽车产能将增加768万辆,超过2009年我国汽车销量的二分之一。

这也是发改委提出产能过剩担忧的原因之一。“产能过剩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市场信号失灵,企业很难准确预测市场需求,导致盲目的投资行为出现。”陈斌说。

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表示,“过剩”要区别对待,有两种类型的过剩要特别警惕,“一种是根本没有系统管理,对未来造成财务压力的情况不考虑,先上马项目扩张再说,反正都是国家的钱;第二种是无知者无畏,搞不清楚行业的市场规律,先挤进来再说,比如冲着地方政府的土地资源等等。”

陈斌即提出,地方政府切忌盲目给企业下指标、定任务,主导企业的发展规划;对企业扩能和异地建立分厂备案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等多方面条件;防止以新能源车为名上传统汽车项目。

以新能源名义上马汽车项目是目前多家汽车公司新增产能的“借口之一”。2006年,国务院和发改委先后下文确认国内汽车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现象,需要加以抑制。随后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出台,其中对汽车公司新建产能项目,尤其是异地设厂项目严加管制。这使得汽车公司异地产能扩张风头得到抑制。但由于新能源是政策鼓励的绿色环保项目,审批上更具优势。因而不少汽车公司借新能源项目由头打政策擦边球,实施产能扩张。

但政策并非一剂万灵药。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通知,称按照主要汽车生产企业的“十一五”投资计划,2010年规划产能有可能超过2000万辆,超过实际需求近一倍,如不加以引导,潜在的产能过剩将会变成现实。

但实际上,今年前8月,全国汽车销量即超过1000万辆,全年有望达到1700万辆。国家发改委担忧的产能过剩并未发生,这又给了反对者以口实。

“没有产能过剩就没有竞争,优质产能淘汰劣质产能,这种产能过剩是好的,只有过剩经济才能竞争,短缺经济没有竞争,那不会带来技术进步,管理进步。”奇瑞汽车总经理尹同跃在成都车展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相关专题: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

相关报道:

产能过剩风险倒逼车企重组 需平衡各方利益

华晨宝马戴雷:豪车市场产能过剩风险不大

出口化解产能过剩 国内车企打响新能源争夺战

打击车企圈地牟利严防产能真正过剩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库存正常,产能没过剩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唐柳杨 编辑: leiqq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