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也有传统标准 专家为“穷二代”购车支招
2009年09月17日 07:12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上网搜索“穷二代”或“贫二代”就可以发现,这个字眼如今已成为网上的热门关键词。中国调查网曾做过调查,在收获全国700份“75后”到“85后”人群的调查问卷后发现,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人高达84%。“穷”和“穷忙”已成为许多中国年轻人的典型特征。

作为从“富二代”衍生出来的字眼,“穷二代”更容易获得青年人的共鸣。当然,今天所说的穷并非是指旧社会那种“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贫穷。但虽然目前许多年轻人手里揣着名牌手机、身上穿着品牌服装,但看看自己的每月账户,除去房贷真的仅能温饱。二十多岁三十岁的年轻人背负百万的房贷,未来十年二十年都替银行“打工”,这种“高负资产生活”相比以前吃不饱却尚有安身之所的人谁更“穷”?或许无法一言以蔽之。在上海早买房的或许还有望“翻身”,85后、90后那些没赶上每平米1万块“大好时光”的新生代,将来的婚房就会越发远离内环、濒临江浙,于是也就难怪“上海将步入老龄化”。

不少“穷二代”的父母或许本来不穷,但毕生积蓄遭遇房贷首付,瞬间也就成了“穷一代”。当然有房贷能够还的那部分人,还是幸福的。

现在的穷二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之后消费渠道的增多、房价飞涨之后所造成的“穷”。穷不是关键,但穷所带来的精神压力,却是悬在许多现代年轻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些没有富爸爸甚至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作为社会一员同样不得不面对生活、成家、立业这些现实问题。那么在居住条件都很难改善的前提下,将穷二代与车挂钩是否有其意义?

实际上,穷二代在社会资源上相比富二代缺乏,但就个人能力而言,二三十岁的同一代人相差并不大。对“穷二代”来说,将汽车与自己的竞争力联系在一起未尝不是件好事。今年华东师大给每个贫困大学生赠送一部新手机,该校勤工助学中心主任王志说:“如今大学生都有手机,如果你没有,说不定到手的勤工助学机会或求职岗位也会失去。”同样,驾驶能力与汽车的便利性正成为间接考量现今人才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汽车如同电脑、手机一样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消费品,穷二代们也应尽力在汽车化时代中不脱节。

至于立足汽车厂商角度来看,为大多数并不富有的年轻人“打开车门”,推广零首付、零利率贷款并延长还款周期等策略,对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美誉度上又何尝没有现实的意义?

 

穷二代,并不是个小众人群。生活、住房开销的急剧上升,贫富差异的越发增大,使得中等收入的年轻人也会有“贫穷感”。如何给穷二代定位?车企又该如何看待这部分潜在消费群?

用“穷二代”自己的话说,“我们虽然不能与富二代拼爹,但是我们就像金沙,只要努力洗刷,我们就一定能发光。”而车进入他们的世界时仅是奢侈品,还是能为他们将来的人生插上翅膀,都是值得关注的话题。王懿炜

生活中的穷二代

被访者:Jamin

Jamin是一个年轻又勇敢的男孩,他放弃老家国有企业的工作只身来到北京闯荡。“当初为了这事儿还和家里闹得很僵。”Jamin和朋友合租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每个月自己房租开支1600元。“刚来北京的时候很惨,找不到工作,钱只出不进。”说起当年,Jamin有些感慨,毕竟现在的生活早已远离了当初的那种窘迫。放弃了刚考上的大学,17岁去了上海当兵,为的就是那份政府安排的稳定工作。

“现在好多银行都推出免利息贷款买车,你心动吗?”当被问到为何没想到买车时Jamin说:“讲实话,现在每个月都赤字,租住的房子离公司也很近,车有点多余。”的确,北京的轨道交通全程2元,打车也不过10元。他说自己的信用卡虽不至于刷爆,但也从来没有还清过,十足一个天天负债过日子的人。“买车无疑又增加了一份额外的开销,比如我们公司楼下每月1500元的停车费就不少了。”已经处于负债状态的Jamin实在不愿意为自己再添一个包袱。

谈话间,Jamin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阳光[综述 图片 论坛]感,花着自己赚来的钱,买那些喜欢的东西,掐着信用卡的信用额度来还款,即使每月都以赤字收尾,可是快乐依旧洋溢在他的言语中。“父母都是企业的普通职员,无论买车还是买房,对我都不会有很大的支援。”不介意做一个穷二代,也不介意自己没有车,“我相信只要奋斗就会得到属于我的一切,车子将来肯定会有的。”

成长中的穷二代

被访者:小安

“我以前是在汽车制造公司上班的。我的车就是以优惠价格买来的,当时每个月公司都会补贴油费。”而在金融风暴的洗礼下,小安被裁员了。那辆车似乎成为了累赘,每个月不少于1500元的养车费,让小安很是无奈。小安的父母属于工人阶级,父亲在工厂车间做工人,母亲则在该厂食堂工作。每个月不到2000元的工资,让小安在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技校。“当初也就是为了能早点出来工作,贴补下家用,减轻父母负担。”

毕业后,小安很顺利地被推荐到一家外资汽车公司工作。“当时公司鼓励员工买车,而且给出很多补贴。”为了和同事一样买上一辆车,小安的父母拿出毕生的积蓄,还外借了债,才有了如今的这辆凯越[综述 图片 论坛]。“买车后确实方便了不少,和父母开车出去兜风,去郊外旅游,觉得我们也是小康家庭了。”而如今,小安没有了工作,父母就再也不愿意搭乘小安的车。“他们也是想省点油费,我们都坐公交车出去,一般不会开车。”

现在,小安说想把卖车的钱还给父母,自己也重新找到了工作,坐地铁既方便,又省得上下班的堵车烦恼。小安说自己当初买车有些莽撞,甚至有些攀比的心理在作祟。经历了一番波折后,小安称自己成熟了很多。

腾飞的穷二代

被访者:Crystal

在美国继续学业的Crystal终于下定决心买一辆福特车,结束搭车上课的尴尬。在Crystal的同学眼里,她从小成绩优秀,毕业于全国名校,收入不菲。如今去了美国攻读MBA,还在那里买车作为代步工具,生活自然优越。只有少数了解Crystal的朋友知道,她一路走来有多么辛苦。

Crystal自尊心很强,很少在同学、朋友面前提及她的家庭状况,但事实上,她确确实实是个“穷二代”。父母在1990年代的经济浪潮中接连下岗,整个家庭的开销总是捉襟见肘。“当时读书学费便宜,初中学费不过300多元一个学期,可是我妈还要每个月存点钱,这样才能支付学费和各种书本费、杂费。”Crystal直至大学都一直是发奋读书,以求用奖学金自己解决学费问题。“学校离家很远,需要倒三辆车。为了能节约车钱,我一般只换两辆,而后走3站路回家。”考入大学后,Crystal全没有一般学生的轻松,凭借自己出色的英语教授外国人中文、当涉外展览的接待员,只为多赚点外快。到了大二下半学期,她几乎承担了自己所有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也由于家境困难,她只能把海外留学推荐生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终于在工作第四年,存够足以支付第一学期费用的12万人民币。她选择了学费较低的内华达州一所公立大学。过了一学期,Crystal不仅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还在老师的帮助下成为助教。由于她所在的城市地广人稀,从宿舍到学校路程遥远,又没有公车,她只能选择搭乘同学的车上学。“美国人都是‘亲兄弟明算账’,可我同学一直不愿收取我费用,使得我很不好意思。”于是她从每个月的生活费中,留出300百美金作为买车基金。在第二学期开学,她才开上了自己买的汽车。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