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宜士:从集团讲,最基层的农村有我们的车,我们起家就是从这儿起家的,从我们昨天成立的商务汽车本部来讲,我们的定位就是“城市商道之旅”,实际上真正服务的是城市,城市的物流、城市的通勤,包括城市专用的,比如救护拥车、校车,刚才我提到了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把这方面进行提升,这方面我们是非常看好的。
主持人:以前中国的商用车出口比私家车要快得很多,因为国外很多市场对商用车有需求,口碑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出口市场和内销市场有什么区分?
蓝青松:中国的汽车出口,就像其他工业和其他产品出口一样,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2012年我国总的出口量已经达到100万辆的规模,这在10年前是不可想象得,10年前还讨论WTO进来了中国的汽车工业能不能生存的问题。
传统上讲,我国商用车的低成本做得比较好,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出口在成本竞争力上比较强,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反过来讲,我们的技术和品质有一定的问题。上汽商用车的产品上市以后,同时面对国内国外市场,去年上市以后,第一年出口销量占20%,主要是6个地区,以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另外是以沙特、阿联酋为代表的中东,还有是南非共同体,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智利、秘鲁这些中东南亚市场。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商用车要能在国外持续增长,我们还是要走技术质量的路线,在有一定成本竞争力的情况下,我们的品质要和国外的商用车竞争对手展开头对头的竞争,包括售后保障,这样我们的品牌持续发展才能保证,而不只是看一个贸易数量。
李争荣:实际上,东风从开始就有海外战略,过去我们与国内的低成本厂家处于低成本竞争状态,但实际上现在除了西欧之外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东风的影子,现在我们竞争的是品牌,已经不再去竞争和价格,我们竞争的是技术、是品牌,一定要做得像高端车一样,在国外市场上,我们的产品有一些调向,十几年前还是谈到价格的竞争,现在我们认为品牌的竞争更重要,在国外树口碑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方向。无论在任何一个市场,除了西欧之外,几乎都是国外市场国内化,在国外看到的全部是中国品牌,无论是沙特、南非还是南美,但是中国品牌过去留下的口碑不好,但现在不一样了。
主持人:像你们的竞争对手,包不包括像现代和日本的企业,他们也很厉害的,我去了一些中东国家,都是他们的产品。
李争荣: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他们,我们已经不再和国内的低端品牌竞争了,主要是跟他们。
方宜士:我们走出国外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从2003年开始成立海外事业部,在这10年中,我们也在总结、摸索,去年一年出口4万多台车,当然这还是一个小数字。我们一是靠合作伙伴的渠道在运作,像我们的中重卡,是和德国奔驰卡车同渠道在国外运作,依托它的体系、它的服务和理念,一个渠道两种模式运作,运作两个品牌。再一个是在国外建厂,目前像俄罗斯、巴西、泰国,已经完全开始做本地的合资厂。刚才两位领导也讲了,不仅仅做贸易,如果是做贸易的话,可能打一枪就跑了,中国的品牌本身在很多方面和德国、和美国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除了靠我们自身的产品性价比和改进速度来适应市场之外,更多的是关注于对客户负责的态度,产品到哪儿,服务到哪儿,整个团队到哪儿。
主持人:比如产品坏了以后,要提供很快的维修,对于物流和布局、人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蓝青松:老实说,这个问题不是人力问题和物流问题,这是一个技术问题和体系问题。国内企业老是说在国外有时候口碑不好,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本身的产品质量要改进,第二是售后服务没做好,不是觉悟不好,也不是管理不行,主要是体系不行。因为汽车产品的零件如果打散的话有上万个,装备零件少则1000个,多则2000个,而且整个生产过程中零件不断更改。我们的体系要从产品设计、制造、采购、装配过程中跟踪每一个零件,包括断点管理,也就是零件的状态变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到这样,有时候很有决心,我要做得很好,但是已经不知道原来卖的这台车是什么状态了。包括配件的管理、技术的支持,可能也是一个薄弱环节。
比较好的是,随着这几年国内汽车工业总体水平的上升,大家都在不断改进。
主持人:可能是上汽出去得晚,要直接建立这样一个体系,可能不像东风一样都是慢慢摸索的。
蓝青松:应该讲,我们的体系竞争能力比较强。上汽的合资合作比较早,我们自己具备的内部能力、产品开发能力、采购、物流、制造这些核心能力的流程和体系都比较健全,和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从能力上讲,我们的这个体系能力是一致的。
李争荣:东风的商用车历来是强的,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如果说有差距,我们的轿车差距大一些,但是商用车的差距并不大。像零件、汽车生产的追踪,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我们已经有30年的出口历程了,已经有很好的积累。东风的商用车品牌优势地位对世界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是有信心的。
主持人:你们还是通过设厂来解决这些问题?
李争荣:对。
主持人:谢谢嘉宾,也学到了很多,可能普通的消费者会觉得商用车离自己很远,但是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来说,商用车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环。
发表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