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栏

郎永强:中国的公车为什么是杂牌军?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郎永强
2013年01月01日 09:05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郎永强

作者:郎永强

核心提示:其实多年来,中国的公车改革也已经有了进步,特别是当公车国产化开始逐渐被地方政府接受时,那么未来国产车的发展才会真正越来越快。但是要想让自己的政府认可自己的民族汽车品牌,还是要靠实力和质量说话,所以希望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们能够不懈努力,真正提高整车制造工艺,也唯有车的质量上去了,才是进入公车领域的最大筹

凤凰汽车评论 据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600万辆公车,其数量之巨绝对是世界第一。面对如此多的公车,有很多人就想,如果能全部换成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必将会对我国民族汽车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官方的选择也能更好的引导民众的消费取向,也许就会有更多的国人选购国产车。那么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必将迎来更快的发展机遇。这样的想法确实好,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非常难。

近几年,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进步有目共睹,国人也已经逐步认识并开始大量使用国产车,比如在刚刚过去的11月,据中汽协最新的统计,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继续呈现同比增长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63.86万辆,比上月增长9%,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7%,由数据可见,国产自主品牌已经在在国内车市扎下了牢固的根基。

面对物美价廉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再加之民众对公车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在满足能够更好的为民服务的前提下,已经有很多地方政府开始提出要主动选择国产自主品牌汽车当做公车使用的想法。比如早在去年,原上海市市长韩正就提出:“希望从明年开始,所有上海官员的公务车都是自主品牌。”据悉,目前已有包括上海市和广东省的地方政府领导乘坐自主品牌公务车。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此前就曾表示:“在省委领导的带动作用下,传祺在广东市场上销售增长很快。”由此可见政府的带作用确实很大。

近日又有媒体报道了“甘肃省委常委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消息。消息称,甘肃省委常委提出,省委常委出行调研,一律不准使用开道车,不封山、封园、封路,不清场闭馆。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逐步换乘国产自主品牌汽车。虽然我们可以本着“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态度旁观甘肃省委常委的后续做法如何,但他们的这种规定确实为未来公车全面国产自主化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这种政府要求公车换成国产车的声音越多越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其实中国的公车队伍基本就是杂牌军,有的地方衙门,除了一把手会选择标准的奥迪A6L作为官车外,其他公车则会选择许多汽车品牌,基本没有统一某一汽车品牌作为专用公车的事例。正因为中国政府从来不把某一汽车品牌作为公车专供,所以才会让许多日系车、韩系车、美系车、德系车流入公车队伍,也导致许多并不适用于某些工作的车在当做公车使用。比如有人爆料奇瑞QQ被涂成警车使用,当然笔者不是说经济实用的QQ不能当警车,关键是警车还是要以抓捕犯罪分子为主要用途的,假设在路上发生了紧急情况,请问QQ能否一马当先的冲上去,来个急加速追上犯罪分子呢?或者把QQ警车横在路上当路障,凭其小巧的身材又能否逼停犯罪分子的冲过来的车辆呢?当然除了QQ当警车外,百万级别的进口车也有当公务车或警车的,比如奥迪Q7宝马X6、奔驰ML350等等,真不知道这么高性能的豪华公车是不是真的用在为民服务上?

为什么官方会采购许多种汽车品牌用于公车呢?这是因为当政府要采购公车时,往往不是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去采购,而是要看各个车企的公关手段能否让人满意,只要官方的人满意了,那么就会采购这一车企的车当做公车使用,至于采购来的这些车到底适不适用于具体的工作需要,那就另当别论了。现在国内的各大车企很多都设有专门进行公车公关的部门,每当政府采购公车时这些部门就会想尽办法进行公关争取名额,而且个别地方政府的公车采购与车企之间建立了较为复杂的利益关系,正是这些看不到的深层原因,才让公车改革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见成效。

也许大家还记得,其实2011年11月,工信部就发布了一个《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的文件,文件要求公务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也就是所谓的“双18规定”,同时,申报汽车企业必须“具备持续的整车技术研发和产品改进能力,设有产品研发机构,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很多人就认为该细则对国产自主品牌有极大利好。今年2月,工信部再次发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该目录中只有国产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全部出局。很多人看到这个目录,无不拍手称快,大呼公车全面国产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一年过去了,地方又有哪几个衙门是按照工信部的要求全部采购自主品牌汽车的呢?

现在中国每年的公车消费都在4000亿左右,可以说在全世界,除中国外不会再有第二个国家存在如此严重的公车私用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有严格的公车管理规定,比如美国政府的公务人员是绝对不允许开公车办私事的,即便是市长级别的人配有专车,他们也很少开出去。有的市政厅居然就只有2辆公车,而且还长期闲置没人开。虽然美国人财大气粗,但是政府部门却穷得很,当政府要采购一辆公车时,都会有严格的财务预算。但是惟独在警务用车上,美国政府毫不含糊,不但每一辆警车都要花重金经过特殊的改装和加固,而且执勤警察使用的都是性能最优良的警车。美国警察局局长配的专车绝对不会比执勤警察的警车售价高,真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而中国却正好相反。

其实多年来,中国的公车改革也已经有了进步,特别是当公车国产化开始逐渐被地方政府接受时,那么未来国产车的发展才会真正越来越快。但是要想让自己的政府认可自己的民族汽车品牌,还是要靠实力和质量说话,所以希望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们能够不懈努力,真正提高整车制造工艺,也唯有车的质量上去了,才是进入公车领域的最大筹码。

标签:公务车 三公消费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车市强音

专栏作者:郎永强

独立汽车评论员,山东潍坊人,毕业于汽车电气专业,曾在多家汽车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对汽车市场、企业一线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冷静剖析车市动态,深刻点评车坛热点话题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