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栏

首页>行业> 正文

易新:谁来为消失的汽车合格证买单?

凤凰汽车专栏作家 易新
2013年01月25日 13:08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易新

作者:易新

核心提示:在目前这种合格证质押还处于法律真空地带,各方均默认接受的情况下,消费者要想避免自己权益受到侵害,就必须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在购车时签订严格的合同,付款手续完成之后,经销商就必须把所有的随车手续就交付给消费者。

凤凰汽车评论 新车拿到手了,却拿不到合格证,因此上不了牌,因此上不了路,这在汽车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屡有发生。之前该类事件发生之后即使法院介入,通常也以无果而告终。近期又发生车主遇到一汽马自达8上牌被拒的问题,让笔者不禁想好好聊聊这件事儿。

那么,到底是谁动了消费者的汽车合格证,谁该为消失的合格证买单?

所谓汽车合格证,是机动车整车出厂的合格证明,系机动车生产企业印制并随车配发的载明企业名称、企业标识及防伪信息的证明文件;对于消费者来说,合格证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投保、注销等手续时必须提交的法定证明文件之一;对于政府管理部门来说,合格证是有关部门管理机动车的有效工具。也就是说,无论对于哪一方来说,合格证都是必不可少的,是企业卖车、消费者购车、用车、管理部门管车的必备证件。而且,合格证只有在3种情况下,厂家才有权补发:1、合格证内容与车辆实际不符者;2二维条形码损坏;3客户合格证丢失。

如此重要的证件,为什么会经常莫名消失呢?

实际上,拿合格证做抵押,从银行贷款维持经营,正是目前资金实力不雄厚的汽车4S店常用的经营模式,是汽车圈的潜规则,这也正是合格证失踪的案例屡屡上演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避免合格证“被”消失呢?

一、加强对合格证质押担保的法律监管

严格意义上说,经销商把汽车合格证质押给银行做担保是典型的一车二卖,并不合法。首先,消费者购车是一种民事买卖合同行为,付款后商家必须提供该车所有手续。商家只交付车辆不交付合格证,是一种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汽车卖给消费者如果没有合格证其实就是三无产品,不应该出售。

其次,法律专家认为,汽车合格证仅仅是汽车合格的证明,属于汽车这一特殊动产出厂附属资料,其不具备任何财产价值,也不具转让性,汽车所有权的转移也不以合格证的转移为条件,因此,汽车合格证不能也不应成为质押权的标的物。

综上所述,无论是经销商还是银行在合格证质押担保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违法行为,如果相关管理部门立法对此进行监管,使银行不愿意接受合格证作为质押、经销商肯定不会把合格证抵押给银行,一车二卖。

当然,可能业内人士会指出,如果银行不接受合格证抵押,会导致大量经销商破产,从而给中国汽车业带来灾难性后果。但笔者认为,法律首先应该保护弱势群体,即消费者,在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如果仍然保持沉默,就应该受到问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合格证质押也制造了中国汽车市场虚假的繁荣,为日后的库存警报、经销商跑路埋下了伏笔。

第二,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

在目前这种合格证质押还处于法律真空地带,各方均默认接受的情况下,消费者要想避免自己权益受到侵害,就必须有较强的维权意识,在购车时签订严格的合同,付款手续完成之后,经销商就必须把所有的随车手续就交付给消费者。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缺乏法律监管,只会让厂商、经销商、银行、消费者最终都深受其害,厂商品牌形象受到影响,银行资金受到损失,经销商破产,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所以,在合格证质押这个潜规则问题上,无论是厂商也好、还是经销商也好,还是银行也好,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能无视消费者利益。当然,更重要的是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意识到此问题背后存在的法律漏洞,健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

声明:本文系凤凰汽车独家稿件,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凤凰汽车媒体立场。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专栏介绍

易新专栏

专栏作者:易新

独立汽车评论员,曾在多家汽车企业从事品牌传播工作,爱汽车,爱评论,爱生活,希望在凤凰汽车和每一位热爱汽车的朋友一起聊聊汽车,聊聊生活。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