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何天祥
一谈起新能源汽车产业,合肥市科技局高新处副处长戴兵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格局调整与竞争中,合肥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戴兵向记者透露,8月底,国家相关4部委的专家将来到合肥,考察论证合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方案的可行性。
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城市,合肥市民不仅能能享受国家补贴,也可以享受合肥市给予的多项优惠措施。“市里面考虑,在私人消费上,给予政策优惠,比如市中心停车免停车费,过路过桥费适当减免等等优惠。”
“先上车,后补票”
一位新能源项目领导曾这样告诉戴兵:“现在北京、上海等各地都在搞新能源汽车项目,你们要考虑比人家先进在哪些地方,不需要说得很专业,汇报时就说你有哪些项目上马,申请了多少项专利。”
为了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处于领先位置,合肥市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项目优先审批,甚至能“先上车,后补票”。江淮汽车与正道的合作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在正道和江淮两个公司发布公告前,双方合资项目并未有太多征兆,但事实上,合肥地方政府早已与仰融有过多次接洽。
相关人士透露,去年6月底,当传出仰融欲二次回国造车的消息后,引起了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突破的合肥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地领导辗转找到了仰融,并建立了联系。
今年年初,仰融与设计公司签署整车开发协议的现场,有人看到,三个赴美参加现场发布会的国内地方政府代表中,出现了合肥市经济开发区负责人的身影。
随后的3月份左右,合肥市政府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份名为《关于成立合肥市正道汽车项目协调服务领导小组》的通知,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出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两人,除了合肥市一位副市长,另一位则是江淮汽车负责人。
据介绍,上述通知下发后,有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双方的谈判进展异常顺利,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里就签署了合作意向书。作为回报,正道抛给了合肥政府一个“大礼包”——“831111”: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元,税收1000亿元,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多条路线 争夺制高点
作为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之一,合肥市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采用电动公交、电动车租赁和政府补贴多条路线并举的策略。
记者了解到,合肥在2009年初正式启动了电动公交车项目,首批30辆电动公交车于今年1月投入运营,开辟了全国首条纯电动车公交线路。
2010年3月,合肥市政府与安徽省电力公司在市政务中心签署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项目战略合作协议,2010年将在合肥规划建设4个大型电动汽车充电站、80个以上的充电桩。
其中大型充电站主要为电动公交车的充电而配备,建设成本也比较高,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的充电桩则分布在市民比较集聚的如小区和路边。
“大概10月份左右,合肥将有部分充电桩可供私家车主使用,到时候市民可以像加油站加油一样为新能源车充电。”戴兵介绍,合肥市成为试点之后,还会进一步加大对配套设施的建设,“到时候肯定能满足合肥市的需求”。
此外,戴兵向记者介绍,根据合肥市《2010年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今年合肥市计划推广835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250辆电动客车和585辆电动乘用车。
《方案》规划,合肥市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初期,将采用整车租赁的方式,即在合肥成立专门的汽车租赁企业,个人只需缴纳押金及租金便可以拥有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权”,租期5年,5年期满后,不需要再补交任何费用,车辆即归个人所有。
戴兵透露,预计不久的将来,一旦《方案》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核通过,每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省级和市级补贴将分别有1万元,这意味着,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省市两级财政补助将达到2万元。
目前,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中,江淮汽车研发出6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安凯股份公司研发的12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已上国家公告。
“2010年年底,江淮汽车将有300辆至500辆新能源车上市,第一批均为纯电动车。”江淮汽车内部人士表示,他们正在研发的“增程式”第二代新能源汽车,也将于2011年6、7月份小批量上市。
难解“成长的烦恼”
“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要保持长期领先的地位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负责人,戴兵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不无忧虑。
在江淮汽车与正道合作研发混合动力不同的是,与其相距不远另一家自主品牌奇瑞汽车正在集中力量开发纯电动车。
在业内人士看来,日前披露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规定“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似乎混合动力汽车发展路线并未受到政策的青睐。
“和同一批纳入国家财政补贴私人新能源车试点的其他几个城市相比,我们新能源企业数量虽多,但以民营企业为主,规模较小,技术研发力量比较薄弱,科研及检测设施短缺,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戴兵坦言,当前新能源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汽车企业要正视存在的不足,用各方资源打破技术等各种瓶颈的制约,才能抢夺新能源汽车的“头彩”。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现阶段从事新能源车项目的民营企业之间在技术领域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企业间的研发界限直接制约地方区域在新能源车技术的发展,相较之下,合资企业在这方面更加优势。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sunjc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