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力拓案看商业“谍中谍”现象(4)
2009年08月05日 11:06环球企业家 】 【打印已有评论0

越专业越危险

如果不是沃斯特在为“上游科技”租用办公室时用了自己的私人银行账户,并用其中很容易被追踪到的电话线路给自己家里和妻子办公室打电话,IGI和甲骨文的举动很可能也不会暴露。这些缺乏警惕性的不职业举动也许是出于这位“侦探”原是一位性情温和的记者,而非受过专业训练的特工。相比之下,号称有专业背景的PCG表现好得多。

事实上,从事商业情报侦测和收集的人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专业。这些商业世界中的“007”开始拥有MBA证书或是通过专业认证,甚至从大学开始就学习商业情报,另外一些则来自政府情报机构,比如著名的中央情报局(CIA)和FBI。据《私人调查杂志》(PI Magazine)估计,2006年全美约有6万名持有执照的私人侦探。这个行业也出现了属于自己的巨头:成立于1972年的Kroll隶属于威达[综述 图片 论坛]信集团(MMC),员工近4000人,在全球33个国家的65个城市拥有办事处,2008年收入达8.66亿美元,提供包括商业情报调查和危机与紧急事件管理等多项服务。

Kroll也是1980年代最早雇佣CIA特工的私人调查公司,这种做法在冷战结束后逐渐普及开来。“9·11”事件使更多政府特工转向私人公司,他们有的因为被控失职失去工作,有的对政府及其机构的幻想破灭,还有的是迫于生活压力。这些人中不乏大名鼎鼎者,在CIA工作了27年、曾担任最高反恐官员的罗伯特·格瑞那(Robert Grenier)2006年加入Kroll,现在是其全球安全咨询部门的董事长;同样,在2006年回CIA出任副局长之前,史蒂芬·卡佩斯(Stephen Kappes)在英国私人保安公司ArmorGroup International(2008年被G4S收购)工作过。

越来越多的政府背景特工涌入商业情报领域给老一辈私人侦探带来压力。后来者带来GPS、长焦相机、测谎仪、电子监控、CIA教材,还有更大的胆子和更低的道德底线,虽然大部分人不会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但对这个特殊的行业而言,少数被曝光采用不光彩手段的“间谍”足以毁掉所有人的声誉。相对缺乏实力的小公司比Kroll这样的大公司更敢铤而走险,许多“牛仔”为了取悦客户不惜做任何事情。前CIA官员迈克·贝克尔(Mike Baker)和曾在英国军情五处(MI5)短暂工作过的尼克·戴(Nick Day)2000年在英国创建的私人调查公司Diligence集中体现了商业间谍的不择手段。

2005年春天,开始独掌Diligence大权的戴策划了代号“丝兰计划”(Project Yucca)的秘密任务—打入毕马威(KPMG)为其最大的客户之一、俄罗斯Alfa Group Consortium(AGC)收集信息。两名Diligence的女雇员被派往毕马威从事与AGC有关项目的地点百慕大,以替纽约一家著名律师事务所工作的会议策划人的身份搞到毕马威雇员名单,找到负责项目的两人并筛选出充当“鼹鼠”的目标。随后,戴亲自以英国情报人员的身份诱使那名对实情一无所知的“鼹鼠”提供出所需的绝密信息,为了保证“鼹鼠”不是双面间谍或是对方的诱饵,Diligence也对其住所的垃圾箱进行了“考古”。在这个过程中,戴和稍后伪装成CIA特工的两名女雇员之一从未直接自称为政府特工,而是通过巧妙的暗示给对方造成这种印象。这个已经成功的计划因为2005年10月18日有人匿名向毕马威举报而败露,Diligence在2006年6月以170万美元换得了庭外和解。而即便是在计划出现问题之后,戴仍送给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鼹鼠”一只价值数千美元的劳力士手表,并让他相信这是来自英国政府对他配合调查的感谢礼物。

与Diligence相似的调查公司并不在少数,另一家被曝光的是Beckett Brown International (BBI,2000年改名为S2i)。这家公司的一些作为与IGI类似:间接受雇于大企业,调查非盈利的公益性绿色组织将如何对违反规定的大企业发起攻击,专长“垃圾堆考古”,同时采用伪装身份的方法混入目标组织。BBI富于戏剧性的地方是当它的创始人2001年开始因财务问题分裂时,其中提供最初资金的一人带走了很多箱公司记录,并在随后的疯狂报复中将这些记录寄给曾经的侦探目标,而且主动向外界披露公司内幕。

所有的曝光、指责甚至诉讼都不能让这些胆大妄为的私人调查公司缩回已经迈出道德边界很远的那只脚。Diligence创始人之间的官司还未了结,他们就各自创立或投奔其它公司重操旧业,“丝兰计划”失败后的戴也没有丝毫悔恨或气馁,因为他知道自己提供的商业情报价值高到无法估计:“我们实际上是帮助企业在挑战性的环境下处理风险,这是政府机构做不到的,它们不一定有资源,或者不理解其重要性。”无论表面上是否承认戴这样的人的价值,企业高管们内心深处都明白他们的重要性。显然,就像所有私人调查机构都宣称自己绝不干违法的事一样,所有的公司都标榜自己尊重公平竞争的原则,但它们骨子里都希望自己能在每一个细节上拥有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如何做到这一点?建立一套完善且隐蔽的情报系统。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编辑: b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