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个千万汽车大国的对比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破千万辆。业内人士预测,中国从此进入千万辆俱乐部,并将在5年内达到2000万辆。
1965年,美国汽车产销第一次突破千万辆大关。此后,起起落落,2000年时,达到1800万辆的最高峰。虽日后有所下降,但每年也均在千万辆以上。
美国与中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样土地广袤,同样地大物博。美国与中国的汽车工业,虽有着太多的不同之处,但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进入千万辆时代之后,将很可能走美国之路——继续扩大产销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因此,探究美国汽车的千万辆之路,对于正在飞奔向前的中国汽车,也许有着更实际的借鉴意义。
美国
●价格大降,汽车由昂贵玩具变为普通家庭交通工具
在以马匹和双轮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时,1893年,杜埃尔(Duryea)兄弟制造出美国第一台单缸发动机的汽车,汽车工业由此拉开了气势恢宏的篇章。
当时,汽车绝对算得上是时髦的奢侈品,每辆售价1500美元,相当于普通家庭年收入的两倍。普及,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亨利·福特推出了他的T型车。
1908年,当全美国500多家汽车厂都在为客户定做汽车的时候,亨利·福特决定汽车应该是“为多数人制造,使用最好的材料”,T型车由此诞生。它性能可靠、经久耐用、易于修理,最最重要的是,它的价格是大多数家庭负担得起的。据了解,1908年,T型车的售价是850美元,只有其它型号汽车价钱的一半,第二年又降到609美元。到1924年,T型车的售价已降至290美元,而当时马车的价钱是400美元一辆。
T型车的成功,令福特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1908年的9%提高到1921年的60%,到1923年,几乎每一户美国家庭都拥有一辆T型车。
通用、克莱斯勒也紧随福特身后。与福特汽车只有一种颜色和一种车型不同,1924年,通用汽车推出了一系列新车,以适应“各层次”市场的不同感觉和需要。而由于人们经常换车,二手车市场也开始启动,并初具规模。1926-1950年间,美国汽车市场的年度销售量从200万辆增加到700万辆,通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从20%提高到50%,而福特车的市场占有率则从50%下滑到20%。
美国汽车慢慢迎来三巨头时代,它们变得越来越相似,战略上亦步亦趋,卖点上也不分伯仲。而最让中国汽车业羡慕的是,三巨头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高达美国汽车市场的90%以上,美国汽车业进入了当之无愧的“美国时代”。
●美国经济大发展
与婴儿潮带来的市场需求
汽车价格下来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令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消费得起汽车。而二战后的婴儿潮,则令汽车市场的需求更加扩大。据了解,1946-1964年间,美国共有七千五百九十多万婴儿出生,约占美国目前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如今这群人已成为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的栋梁,也是国家市场经济的主要支柱。就连最普通的“婴儿潮”平民百姓,目前也多是中产阶级,拥有自己的房产事业。
专家分析,庞大的人口群和强劲的财力,使这批人具有旺盛持久的市场购买力,而他们对商业品牌的每一次认同,都会对市场形成强烈冲击,尤其左右着作为美国消费支柱的房地产和汽车市场。而作为叛逆的一代,尽管经济条件超越前辈,婴儿潮们的消费观念却更讲求实际。他们不像前辈那样因爱国而买美国车,油价高涨时,他们就抛弃庞大又费油的美国车,转向省油的日本汽车,而为了满足拖儿带女的需要,他们又钟情载人装货的箱型车(Station Wagon)、皮卡(Pick-Up),以及微型巴(MINI Van)和多功能车(SUV)。
J D POWRE Scientific Programming and Modeling的主管杜杰先生分析说,60年代末,美国的GDP上升得非常快,一个是市场需要,一个是经济增长,这引发了汽车工业的大发展。1965年,美国汽车第一次达到产销千万辆。
中国
●改革开放与加入世贸,汽车发展的两个契机
新中国的汽车工业始自1953年,第一汽车厂在长春奠基,从此拉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建设的大幕。两年之后,第一辆解放牌卡车试制成功,1958年,全国汽车产量突破万辆。
改革开放以后,在汽车行业中计划经济统治市场的局面逐渐被打破。自1983年开始,国家在计划中列出10%的份额由汽车生产企业自销,以后逐年扩大自销的比例。上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90年代,一批合资汽车企业陆续成立,我国汽车市场也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期。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进一步深入,汽车质量显著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国产轿车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销售份额。同时,国家也把轿车生产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并鼓励私人购车,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市场上80%的轿车由私人购买。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200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200万辆。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汽车市场的发展也再次提速。2002年~2007年,全国汽车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为21%,平均每年跨越100万辆的台阶。在经过了2003、2004年的井喷后,2007年超过800万辆;2008年,按照正常的增速,应该达到1000万辆,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年产量增速放缓,但也超过了900万辆。除了产量的高速增长,汽车产品结构也更加合理,轿车比重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也提高很大,现在销量前10位的汽车厂商销量总和已占到了总销量的90%。
●政策刺激下的刚性需求与经济持续向好
中国迎来了首个千万辆
千万辆带来了什么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研究了世界汽车发展规律后,告诉记者,汽车发展有两个高速增长期,一、千人保有量从5辆到20辆,这个阶段,中国用了8年。二、千人保有量从20辆到100量,中国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去年是人均25辆,2009年可以看作是第二个高速增长期的起点。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去年汽车产业迎来的千万辆是国家政策拉动的结果,实际上,政策拉动的是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是将持币待购的需求释放。在GDP连续多年高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中国消费者的购车能力已积蓄到了爆发阶段。这种爆发已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转移,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徐长明主任分析说,去年三线城市一至九月的同比增长51.4%,二线城市增长41%,一线城市增长33.6%。二三线明显比一线高。如果市场份额来看,三线市场份额有明显的提升,三线城市占市场份额的29.5%,去年提升到33.9%,二线城市市场份额也在提升,但是幅度没有这么大,一线城市则是在下降。而从地域上看,去年西部地区增长率56.5%,中部地区42.2%,东部增长率36.3%,从贡献角度讲,去年西部26.3%,中部地区21.5%,东部地区52.2%,但是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是快的,市场份额也在提升,2007年西部地区17.9%,去年是21.3%。
除了区域上形成的一排排购买浪潮,“80后”这一庞大的购买人群也逐渐形成,消费理念[综述 图片 论坛]的超前、经济能力逐渐加强、处在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等都是促使其汽车消费的因素。一方面,拥有汽车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工作节奏的加快,也使得汽车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2009年,中国汽车历史性地突破了产销千万辆,并对全球汽车的拉动都很大,全球总量大概减少1千万辆的总量,而中国增长了700多万辆。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zhangyi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