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辆带来了什么
美国
●由本土品牌占90%到
连受日、欧品牌围攻
杜杰先生告诉记者,1968年时,美国市场上,本土品牌占了90%以上,欧洲品牌约占7%左右,亚洲的则更少。而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令原本在市场上占有量不大的日本车打进了美国市场,再加上前面说到的婴儿潮,他们是叛逆的一代,与传统的美国人很爱国、只买美国车不同。婴儿潮出生的这一代更讲求实用。而且美国是移民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令日本车增加。资深汽车专家许国祯也向记者分析,在1960年前,美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外来品牌,非本土品牌是不可能在美国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大众汽车虽然进入美国多年,但一直不成气候,而随着日系品牌大举进攻,深耕细作40年,终于造就了丰田这个世界第一,但即使这样,任何一个单一品牌或者某一国家的品牌也从来没有占据过美国市场的半壁江山,不要说通用汽车在鼎盛时单独占到过50%以上的市场份额,即使是如今衰落的美国“三大”,加起来虽然只有不到50%的市场占有率,但剩下的占有率也是由很多品牌在瓜分。
美国福特汽车亚太区域资深研究专家杨勇先生告诉记者,作为主导品牌,雪佛莱、福特曾统治美国多年,最近十到十五年,日本、欧洲、韩国品牌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速度非常快,但美国品牌也在再度努力打造全新品牌形象,取得市场份额。有分析认为,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美国品牌还可能取得一线地位,并在以后几年保持。
●造就了一批中产阶级
杜杰先生告诉记者,汽车工业在美国GDP里占9%的比重,并带动了相关制造业,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奥政府决定救助汽车企业的原因。汽车对美国经济的另一个贡献是创造了大批的中产阶级,汽车工人待遇很高,让这个本来不属于中产阶级的阶层中,很多人变成了中产阶级,这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对汽车的需求。
而在中国,蓝领是很难成为中产阶级的,即使是现在汽车企业为了供不应求的订单而让工人加班加点并发双薪,中国的汽车工人与管理层的收入还是相差太远。
●独特的美国汽车文化
虽然美国不是汽车的发源地,但美国的汽车文化却在全世界肆意地张扬,这个“轮子上的国家”用汽车承载着美国文明和美国梦。跳上汽车绝尘而去,这个象征自由、奔向新生的镜头,我们在美国大片中无数次地见到,也当然引起了无数人的内心共鸣。
美国福特汽车亚太区域资深研究专家杨勇先生分析,汽车文化对汽车的发展影响很大,美国人崇尚汽车文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会间接地左右汽车行业发展,左右汽车行业政策。比如有些洲政府也希望发展公共交通,但因得不到广泛支持而不了了之。
杜杰先生分析说,美国是个强调自由精神的国家,大家需要自由,车子正好提供了自由,而道路系统的设置则就是为车子提供便利,高速公路发达,公共交通少。
●自主品牌销量大增
但市场占有率低、品牌形象弱
美国在全世界汽车市场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建立自己的汽车工业,在全世界领先。而上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90年代,中国汽车开始腾飞时,全世界汽车行业已经成熟了。
这种环境下,中国汽车市场虽然达到了千万辆并将继续前进,让人有些尴尬的却是,这个千万辆中没有多少是完全自主的品牌所创造的。虽然自主品牌在今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乘用车方面已占到了市场的40%以上,但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完全由中国人控制的销售渠道和品牌。
而现有的自主品牌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价格仍徘徊在10万元以下。即使有了上汽的荣威和MG6[综述 图片 论坛],即使奇瑞、吉利都在努力推自己的中高端品牌,现实却是,消费者在购买15万-20万元的车子时,基本上都会首先考虑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要想在占有率和品牌价值上取得一定的成绩,还需付出长久艰辛的努力。
●几家二百万辆汽车集团形成
杨勇先生形象地称中国汽车尚处于春秋时期,地方割据势力太多,大的、有实力的诸侯太少。而汽车产业要发展,100多家汽车厂商共存显然不是可行之路,形成几家200万辆汽车集团是今年国家政策的要求。而在政府的推动下,几次兼并重组下来,中国已形成了上汽、一汽、长安等几家产销200万辆以上的汽车集团。虽然多数业内专家并不看好政府主持下的包办婚姻,但因地方利益等原因,靠企业自由恋爱似乎又遥不可及。
●汽车正在从地位象征
向代步工具转变
汽车进入家庭的进程也在改变着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汽车在中国,首先与特权阶层联系在一起,放开购买后,汽车又被称为“奢侈品”,绝大多数国人可望而不可及。一辆桑塔纳[综述 图片 论坛]的售价在18万元左右,而那时即使是大城市,一个月挣一两千元的人也并不是少数。汽车又与财富联系在了一起。
当一辆桑塔纳降到现在的七八万元时,当市场上最便宜的车只有一两万元时,当一年有上百种车子可供选择时,汽车终于开始从身份、地位的象征回归到其本质——交通工具。
●交通拥堵及限制使用汽车
也许北京人已习惯了每周少开一天车,提起自己的车今天限行,已全无不平之感。即便如此,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已超400万辆,驾驶员感受最深的不是汽车带来的奔驰快感,而是堵在三环路上的无奈与无助,这种拥堵还因周末不限行而全天发生。
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就是交通拥堵。千万辆时代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2000万辆时,道路的负荷将难以想像。
●一些值得注意的差别
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20倍。
在需求结构上,美国偏高端偏大车,中国偏中低端偏小车。
产销千万辆中,美国80%是置换旧车,而中国80%是第一次购买汽车。
美国汽车整体保有量2.4亿辆,中国只有5000万辆。
从供给来看,中国市场比较分割,处在春秋战国时期,车厂太多,而美国已进入三国时期,只有几家占有市场,前五位厂商占全国市场的75%,而中国相应的数字是35%。
中国汽车价格与美国汽车价格的距离正在缩减,这由厂商的规模、竞争所导致。
●影响汽车行业发展的几个因素
影响汽车发展的因素到底有哪些?杨勇先生对记者分析说,首先要买得起。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们才有购车能力。按购买力计算的GDP,人均收入达到5000美元时,汽车行业才有了起飞的条件。中国在2001年时,一线城市就达到这个起飞点。2008年时,二线城市也进入了起飞阶段,因此,销售从沿海往内陆转移,这与人均收入、起飞点有关。而2015年,中国大部分城市将会进入这个起飞点,中国汽车的发展将迎来第三个浪潮。另外,从价格体系来说,2001年后,中国加入WTO,汽车关税大降,汽车也更具可购性,成了老百姓买得起的商品。
第二是用得起。也就是汽车的拥有成本要低,比如停车、保养等费用,还有油价啊、高速费啊。去年,中国实施的税费改革,对销量增长就有一定贡献。第三是汽车要好用。这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道路啊、交通啊,要真正能够让车子用起来。美国汽车的发展就与发达的公路网相关。当然,中国这几年高速路的建设也非常快。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汽车文化,美国人崇尚汽车文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会间接地左右汽车行业发展。中国的汽车文化正在迅速发展之中。这将为汽车行业发展形成一个大众基础。不同之处是,目前中国人更多地认为车是身份的象征、成就的象征。但中国的汽车文化的内涵也会随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本版文/本报记者 李东颖
相关报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zhangying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