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次黯淡的合作之后,这家来自意大利的百年汽车企业如何找到重启中国市场的大门?
菲亚特又一次开始了它在中国的冒险之旅。
7月6日晚,菲亚特集团CEO马尔乔内与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在意大利罗马签署成立50:50合资企业的基础协议,项目的总投资将会超过4亿欧元,计划2011年投产。
显然,菲亚特非常在意这一合资机会。“这样才使得菲亚特成为在中国市场上能够本地化生产的一个厂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菲亚特)是重返了中国市场。”菲亚特中国首席代表保罗?阿尔贝里诺告诉《中国企业家》。
但对于记者提及的“三战”,阿尔贝里诺并不认同(显然,他不同意将与奇瑞的谈判视作一个合资事件)。
对于阿尔贝里诺,更为准确的描述是,他是菲亚特过去两年在中国的一位承前启后者。所谓承前,2007年10月,阿尔贝里诺接手南京菲亚特最后一任CEO韩同安,完成菲亚特与南汽之间的善后工作。但事后看来,这实际上有些仓促。这也直接导致了“启后”,也就是为菲亚特寻找一个新的合资伙伴显得有些漫长。
彼时,菲亚特在中国的第一段姻缘——生产乘用车的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刚刚解体不久。虽然解体之前,菲亚特已与奇瑞签署了成立合资公司的谅解备忘录,但这段姻缘何时能开花结果,并无时间表。
这可以视作是菲亚特全球业务低迷在中国的滞后表现。2001-2004年间,菲亚特全球业务亏损总额达到120亿美元,在更换了四任CEO之后,权杖已由创始家族阿涅利家族交给了马尔乔内,一个有着财务、律师行业背景而又兼具艺术家气质的新掌门。
在马尔乔内强硬的治理手段和严厉的成本控制下,恢复元气的菲亚特野心勃勃地在全球范围内伸展着扩张的触角。两个月之前,菲亚特入主克莱斯勒,并准备顺势大举进军北美市场。马尔乔内也成为继雷诺-日产的CEO卡洛斯?戈恩之后又一位横跨两个大陆的汽车集团掌门人。
在全球市场郁郁寡欢数年之后,菲亚特终于找回了些许自信。要知道,菲亚特集团的创始人阿涅利家族长期以来一直堪与皇室媲美。曾经的一项民意[综述 图片 论坛]测试表明,他们享有比教皇更高的知名度。
但是,目前来看,要给与菲亚特中国更高的褒奖,还为时过早。在吹响第三次进军中国的号角同时,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受损的品牌形象如何修复?菲亚特是否已经完全了解中国?诸多疑团还需要菲亚特用成绩来解答。
“我们有着大家都知道的不成功的经历,但是不成功的过去不代表现在,失败是成功之母,重要的是我们要吸取教训,不要重复的犯同样的错误。”阿尔贝里诺说,“签约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借此又可以重返中国市场。”
菲亚特终于重新发现了中国市场的价值,但它错过了中国市场的黄金五年。更重要的是,他们丢失了曾经在中国积攒下的基础。
值得庆幸的是,在经历失败之后,菲亚特终于学会了本土化的思维方式。“他们(菲亚特的中国员工)分享菲亚特的价值观,菲亚特战略方面的思考,同时由于他们是中国人,他们也可能带来本土的价值观,并且能够把这两种价值很好的结合起来。”阿尔贝里诺这样阐释菲亚特的本土化。
作者: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