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转向亚洲成趋势 中国汽车研发成软肋(3)
2010年09月02日 19:26解放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真正的尴尬:体制和战略

中国车市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继去年1364万销量登顶全球后,上半年又以900多万辆的傲人成绩称雄世界。

但是,只要稍加留意,靓丽成绩单的背后也深藏着重重危机。日渐增加的库存也许通过时间能加以消化,但技术上的致命软肋却将久久挥之不去。研发,还是研发!作为市场后来者,我们在追赶的脚步和方法上,还远远跟不上趟。这,也是我们在欢呼自己成为世界第一大车市时的尴尬所在。

更深入地观察,研发上落后还只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受制的表象;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的尴尬,是在体制和战略层面。

制度创新永远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先导。国内汽车产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时间较长、影响较深,产权关系极为复杂和模糊,国有产权“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产权多元化为突破口,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大型企业集团,仍是当务之急。

产业集群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尽管自去年开始就加快了重组的步伐,但这种由行政主导的调整,注定步履蹒跚。真正意义上的调整,必须由市场本身来完成。

这些都是老问题,但始终存在。中国汽车产业要真正以强者姿态登上世界车坛前台,必需尽快克服体制和战略上的障碍,进而快速提升研发水准以获得技术优势,在时间上已刻不容缓。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相关专题:

中国车企软实力如何提高?

相关报道:

汽车业出现中国式“研发过剩”

走进江淮:江淮正在研发全新节能发动机

丰田整车研发投入最多 保时捷比例最高

长城投50亿用于研发 计划三年推15款新车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奇 编辑: liujm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