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桑塔纳谈判内幕(2)
2009年09月07日 14:45太平洋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还原历史——桑塔纳谈判内幕\(2\)

仇克:项目面临下马

1980年国家开始进行经济调整,提出了新的经济方针。总的来说,就是原来的一些项目要下马。当年年底,上海市委书记韩哲从北京回来,见到我就说:“我们这个轿车项目很危险。”

“怎么回事?”我问道。

他说:“真是生不逢时啊,国家经济调整,很多项目要下马。我们这个项目年产15万辆,国家计委透露消息说,项目太大可能要下马。”

这个项目原计划年产量15万辆,但后来双方都出现了新问题。德国大众本来计划在1980年下半年派20多人的代表团来华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后来他们发来电传,说要取消这次代表团访华。什么原因呢?他们说派人当面给我们解释。他们派出的代表团团长叫纳德布什,他到北京后,把我们叫到北京去。他说:“我们德国大众发生了经济困难,15万辆项目投资太大,董事会开会讨论建议取消这个项目。”按照规划,整个项目投资近20亿马克。

我们认为,德国大众可能存在经济困难,当时他们的销售情况不太好,效益大大下降。同时,我们认为他们想放弃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我们按照国家要求提出15万辆中80%要用于出口,这个难度很大。

德国人也表示80%的出口比例太大。我们向中央汇报,问是否可以把这个比例降低一些,领导表示:“你们自己掌握,但不能太少。”后来我们改了口径,表示不能低于60%。德国方面也做了一些改变,表示15万辆中出口的主要是轿车,其中5万辆属于面包车,不在出口之列,因此按照10万辆轿车计算,60%的出口比例就是6万辆,德国人原则上答应了。

但我们也很清楚,答应归答应,他们是为了跟中国合作,不得不答应,实际上仍然行不通。我1962年2月到这个公司,长期搞汽车,对这个情况我很清楚。你想想,没有生产基础,产能又这么大,还要出口60%,怎么行得通呢?但国家需要你这样谈,也没办法。

蒋涛:“一下二停三撤”

我接着仇克的话题谈。为什么行不通?零部件从国外运进来,在国内组装好后再卖出去,成本不就高得多吗?甚至比在国外生产还高。但那个时候,你不能讲实话啊。你讲实话也不行。我们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个项目谈成,谈成后再说。所以,我们明知道这个事情做不到,但也不好去反对。要是反对,双方都没了积极性,项目就只能取消,取消不就完了吗?我们就没发展机会了啊。

当时我们面临着三个困难。一个困难就是国家调整国民经济,要取消这个项目。二是德国大众也出现了财政困难。他们财务总监给我印象最深,因为他坚决反对跟中国合作。

我们遭遇的第三个困难就是国内很多的反对声。一些人认为,在中国搞轿车,是文化大革命的余毒,因为轿车都是给官员坐的,给老爷坐的,不是群众所需。同时,行业内有些同行也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大厂搞小车,小厂搞大车”是惯例,意思是按照世界搞汽车的规律,大货车技术要求较低,应该由小厂干,要搞技术含量高的轿车,就要拿到大厂去搞,而不是在上海搞。

概括起来讲,第一国民经济调整,要下;第二德国大众财政困难,要停;第三有些人的观念跟不上,要撤。就是“一下二停三撤”,眼看这个项目就搞不成了。

我们当时也着急啊,就根据形势采取相应对策。首先,我们到处去作解释工作,强调搞汽车工业,一定要从长远着眼,主要目的就是化解认识上的误区。我们说,今天国家不需要轿车,明天就可能需要,或者今天需要得少,明天可能就需要得多,因此这个轿车一定要搞,哪怕打个基础也要搞。

其次,我们把这个项目从15万辆调整到3万辆的能力,2万辆的产量,这样德国人投资减少,大家负担都比较小。

没想到,这个方案很见成效,不仅国内拥护,德国人也赞成。最后双方同意搞小方案,总投资3.6亿元人民币。同时大家还同意用所获利润再投资的滚动发展方式。

上海大众成立后,德国大众就不断地把一些配套企业介绍到中国来。上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90年代初,桑塔纳[综述 图片 论坛]的国产化就达到了90%以上。由于桑塔纳的国产化,为后来全国乘用车的大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还原历史——桑塔纳谈判内幕\(2\)

翁建新:7年零部件国产化表

说到国产化,我们做过比较详细的研究,这也是项目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德国人认为引进后应该国产化,而且还愿意帮助我们把零部件搞上去。在谈判中,德国专家到中国零部件厂参观,看我们运作得如何,同时,我们的专家也到德国零部件厂参观。这样的参观我就经历过很多次。

参观后,双方专家坐在一起讨论,根据零部件的难易程度,我们谈了一个长达7年的零部件国产化计划表。这是一个很详细的计划表:第一年哪几款产品国产化,国产化率达到多少;第二年哪几个零部件国产化,国产化率又是多少,这样一直到第七年,国产化率要达到90%以上。上海大众项目正式谈成后,这个计划表就成为合同的一个附件。

上海市委对这块非常支持,上海市计委专门成立国产化办公室,帮助零部件提高国产化,并且还筹集了国产化基金。基金总数是60亿元人民币。零部件国产化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引进技术,另一种是跟德国零部件厂合营。

这样做的好处是,零部件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前者很快就能国产化,后者需要较长时间。德国人说:“这样吧,我们讲好,如果哪个零部件达到了国产化要求,哪个零部件就不用再进口了,你们可以自己生产。”因此,每个达到国产化要求的零部件就能很快投产,这样零部件厂的积极性也很高。

对汽车工业而言,零部件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这样说,现在全国汽车工业虽然都发展得很快,但真正的零部件基础,我看上海应该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我们现在搞自主品牌,一起步水平就很高,而且国产化率也很高,开始就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它靠的就是这个基础啊,这一点值得全国借鉴。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quanm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