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替代机器
能用人手的,就不用机器手
2008年,巴菲特入股之初,这宗交易的主要助手中美能源CEO戴维·索科尔( David L.Sokol)曾赴深圳比亚迪电池车间参观。他吃惊地发现,一排排工人坐在操作台前,如同 18世纪的纺织女工一样,仅仅依靠简单的机器加双手就包装出了成千上万的电池。他连呼:“不可思议!”
从创业之初,王传福就确定,要用低成本超越日本电池企业已筑成的高门槛,办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对自动化生产线加以拆解、改造,尽可能用人工代替机器,辅以夹具来固定零部件,提高精度,保证质量。这就是比亚迪引以为自豪的“夹具+人工”的模式。
与奇瑞等本土竞争者网罗地方官员不同,比亚迪喜欢收集两方面的人才,一是优秀工科学生,有时整个班级集体签约,这很像华为的做法。另一类是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退休工人或工程师。这些熟练技术人员带来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技术,帮助比亚迪缩短成长期。
比亚迪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比亚迪公司员工总计14万,其中工程师人数就超过了3万。
鲜为人知的是,多数锂电池生产企业的电池,是盒状的,而比亚迪的产品很多是圆柱形。原因是,盒状电池需要专门的自动化叠片机叠装涂上了正极材料的铝箔,而柱状电池使用人工直接卷起来就可以,大大节省了设备采购成本。
2003年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时,王传福曾总结自身在IT领域的经验,认为人力成本加上市场优势,是中国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
目前,国内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一条手机电池生产线上通常只需要50人,而比亚迪通常有100人之多。
比亚迪一位离职员工说,用人工代替机器,使比亚迪手机电池的淘汰率很高,通常在20%-30%。在给客户诺基亚提供80万订单产品时,比亚迪通常会按照100万来生产。而自 动化程度高的日本企业,产品淘汰率仅5%左右。不过在王传福看来,与动辄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固定设备投入相比,增加的人力和淘汰率完全可以接受。除了改造生产工艺,比亚迪还通过改变锂离子电池的温度条件,来减少设备投资的成本。
2003年收购秦川后,王传福将“人工+夹具”模式推广到汽车领域。
与上海大众、北京现代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合资企业生产车间不同,位于深圳的一条比亚迪F6[综述 图片 论坛]总装生产线有220个工人。比亚迪将总装工序进行了详细拆分,每个工位通过夹具固定车身,即使是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冲压和涂装车间,钢板给料、组件搬运等工序,大部分也均由人工完成。“总之能用人手的,就尽量不用机器手。”一位熟悉比亚迪生产的 业内人士说。
“家文化”
考核严厉,“愿意分财”,内部激励充分
王传福用这套生产方式征服了很多投资人。
惠理集团主席(00806.HK)谢清海2002年第一次见到王传福时,听他大讲如何用便宜得多的价格造出跟日本车同样质量的汽车。王传福说:“秘诀就在于mould(模具),深圳做一个模 具的成本只有日本产品的20%。”谢清海半信半疑,但当他走进比亚迪工厂,亲眼看到地上成百上千、足可以造出一台车的模具时,他决定购入比亚迪的股票。
还有些投资人认可这套生产方式背后的管理。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Charlie Munger)称赞王传福发明能力像爱迪生,管理堪比杰克·韦尔奇。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 2003年1月股价最低时成为比亚迪股东,当时市场不接受比亚迪向汽车转型,股票大跌70%。该基金执行副总裁杨光看到年轻女工排着整齐的方队去吃午饭,坚定了投资比亚迪的决心,“管理非常严格,非常精细。”
在员工看来,王传福务实得可怕。“谈任何事情,他都能谈到细节,给出细节性的指导,而且是对的。”比亚迪北京模具工厂的一个员工说。王传福的记忆力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开会不带任何记录的东西,全都记得住。”
比亚迪共有18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独立核算,有一套硬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于各个零部件工厂,都有一套虚拟的成本控制系统作为考核标准。每一道工序都要力争比竞争者便宜,质量还要过关。事业部总经理薪酬可以高达数千万元,针对优秀普通员工的总裁奖,也高达30万元。
“事业部老总各负盈亏,亏了要么辞职,要么自己掏钱补损。”比亚迪第16事业部的一位员工称。一个负责钢板采购的员工,因采购过量导致公司损失2亿元,后来被辞退 ,丈夫也辞职。一名新晋员工则因设计了一个流程解决方案,使所在小组获得了25万元的项目开发基金,自己的月工资也增加了500元。
比亚迪的创业团队相当稳定,从上市至今,除了增加两名负责汽车业务的副总裁,流失的高管几乎为零。多位接近王传福的人士认为,“愿意分财”、内部激励制度完善是主要原因。
2002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时,近40个管理人员都被纳入发起人行列,公司33名管理层共持股近17%,王传福个人持股28.9%。
瑞银集团投资银行亚洲区主席蔡洪平参与了比亚迪上市的全过程。他回忆说,比亚迪创业之初,杨龙忠、夏佐全等几位核心高管投入数万元入股,王传福曾口头承诺上市后给大家分股份。
到2002年比亚迪上市前夕,根据询价情况,比亚迪招股区间的上限为12.20港元,市盈率高达30倍。当年的几万元变成了上亿元,高管们暗自担心口头协议还能否兑现。蔡洪平询问如何处理时,王传福答称——“当时怎么说的,就怎么办”。以比亚迪第三事业部老总何龙为例,在上市前持有0.1874%的股权,以目前股价计,身家上亿。
“中国的企业家很多都不会这样,承诺的都不会兑现。”做过无数次民企IPO的蔡洪平感慨说。
比亚迪基层员工的薪水并不高,但十年以上工龄非常普遍。每一位新入职员工都曾听过王传福讲“家文化”概念,即以厂为家。和每个员工一样,王传福和他的高管们每天穿着工服上班,一样打卡,经常走得比员工更晚。王传福的办公室里还有一间卧室。
工程师李学林在进入比亚迪的第二个月就获得了一间单身宿舍。如果他继续做下去,有可能以成本价在亚迪村分到一套自己的住房。他现在的愿望是2010年买一辆F3。虽然价格仅比市场价优惠数千元,但公司承诺,内部员工可以零首付,每月补贴700元油补。
在比亚迪的深圳基地,食堂、运动场、学校,一应俱全。一位加入比亚迪的北京员工去深圳出差,最吃惊的莫过于看到比亚迪的标准运动场。这在他之前近六年的职业生涯中前所未见。
在去比亚迪的厂区大巴上,经常看到一对对男女恋人,穿着同样颜色的比亚迪制服。比亚迪鼓励员工将家属、朋友也介绍到比亚迪工作,有合适的岗位优先考虑。员工们私下开玩笑说:“一开始住个单身公寓,然后买个F3,接着娶了老婆买个亚迪村的房子,孩子长大了就上亚迪学校,这辈子也就完了。”
相关专题:
相关报道:
分享到: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buyh |
商讯
·按价格 | |
·按品牌 |
- 热门文章排行
- 热门车款排行
- 论坛文章排行
- 博客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