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延安回应合资正道汽车:这不是忽悠
2010年08月23日 07:28经济观察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当记者8月17日见到江淮集团董事长左延安时,他正面临来自多方的质疑。

这些质疑都源自之前的一纸合资协议。8月8日,在安徽省副省长黄海嵩的见证下,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天津正道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已签署《关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项目(下称“项目”)合资合作意向书》的基础上,正式签署了《框架协议》。同时,合资双方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经开区”)管理委员会(下称:管委会)签署了《关于项目落户经开区投资框架协议》。

按照这个协议,双方按50%:50%股比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7亿元,首期投资不低于20亿元,总投资达300亿元,方向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其动力总成等业务平台。

消息甫出,左延安和江淮汽车就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外界认为,时值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热潮,面对正道此前画出的新能源汽车大饼,一向稳健的江淮汽车开始冒进,加入了忽悠的队伍,尤其是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大有借新能源概念炒作之嫌。

江淮此举被质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正道汽车背后的神秘人物仰融。作为华晨汽车的创始人,仰融在去年早些时候接受本报采访时曾透露了其二次造车的庞大计划,此后,业界对仰融的质疑声就从未间断过。

“江淮合资正道的新能源项目不是忽悠,这背后有思考、有背景、有情结,我们期待被理解。”一直对舆论保持低调的左延安终于向记者首度开腔。

合作是优势互补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合资正道?

左延安:在与正道的合作上,江淮有着深层次的思考。一直以来,江淮汽车立足自主创新,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致力于成为一个整合全球资源,集商用车、乘用车于一体的优秀综合性汽车企业。“十一五”期间,综合型汽车企业的布局已显雏形。“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完成业务结构的调整、升级。

在这样的战略目标下,江淮商用车前不久与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商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和北美商用车及发动机生产巨头纳威司达公司(Navistar)达成合资合作协议,以寻求新的突破,在乘用车方面,我们也已经构建了多个平台。

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就是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突破。过去我们在新能源上说的不多,但其实做了很多工作,尤其国家支持电动车的发展来看,我们走了一条新能源精准的技术路线,目前,安凯第一条电动车客车生产线已经完成,已试运营了5个月。

可以说,江淮已经有一定的新能源基础了,但电池部分仍是欠缺,在政府牵线下,我们在与正道很长一段时间的非正式接触中,发现双方有很好的互补性,合作有利于整合全球资源,共建共赢。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正道的优势在哪里?

左延安:正道汽车致力于成为几家集开发、生产、销售高效能低排放为一体的高科技汽车的全球领先企业,不仅具有很好的资本运作能力和整合世界优质研发资源的能力,而且拥有成熟的商品化专利及有效技术。买断了世界知名的内燃机研发领域领头羊——德国FEV公司混合动力总成2016年之前的技术专利,该发动机技术先进。双方正好实现互补。尤其在电池上,江淮规划里少了这一块,正道不仅前不久收购了国内一家供应跨国汽车公司的电池企业,据我们了解,他们在国外也已经与一间先进电池企业谈合作。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判断他们具有上述能力?是否去实地考察过?

左延安: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正道汽车聚集了底特律等全球知名的研发人才和资本运作人才,这在他们的高管团队中就可见一斑,像首席执行官王川涛就是通用知名的华人高管。至于技术方面,江淮总经理也去进行过考察。而且真正做汽车的人知道,外界质疑正道那些先进技术其实都是存在的,只是综合应用的不多,下一步我们就会组成团队,调研产品、技术推出的顺序。

经济观察报:外界也都知道正道的背景,你觉得项目通过审批的难度大吗?

左延安:坦诚地说,签署合作协议之前,我们也跟国家有关部门咨询过,综合各方面信息,我觉得,这样有前景、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能源汽车项目通过审批的问题不大,尤其是涉及到新能源动力总成等核心技术,相信会得到支持。当然,这还需要我们后续做更多的工作。

顺应国家产业政策

经济观察报:江淮凭什么觉得通过审批的可能性很大?

左延安:江淮和正道的合作不是盲目的,就像我上面所说的,江淮有着深层次的思考,同时适应国家产业战略转型,有上下两大背景。

一方面是大家都知道的工信部牵头制定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这个规划已经完成,其中的目标包括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全球第一。规划建议,未来十年,中央财政拿出1000亿的巨额资金,用以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庞大的规划,振奋人心的数字和指标,可见国家主管部门对中国新能源车发展支持的力度和巨大期望。

另一方面,今年初,国家出台了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市是安徽省迎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要引进产业,做产业升级,汽车产业就不能只在产销量上下工夫,必须要发展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汽车。作为合肥最大汽车企业,江淮汽车当仁不让要抢抓合肥市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构筑比较优势,加快力度和进度。政府主管部门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牵手正道得到了安徽省及合肥市政府大力支持。

因此,在两大战略背景下,江淮与正道的合作正是顺应国家产业政策,成就新能源汽车强国的项目。

经济观察报:政府给了哪些支持?

左延安:合资公司与合肥经济开发区签订了落户协议,仅在协议中,开发区就已承诺在项目实施计划及进度上,全力以赴保障必要的、符合建设条件的土地供给,并在地价、税收、规费、建设资金、节能环保等方面予以支持。目前,开发区针对项目的10-12平方公里土地就已在准备中。

经济观察报:与正道合作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左延安:与正道的合作,无论如何本质上是中国人与中国人的合作,做的是中国人的品牌。另外还有一个好处,正道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本运作高管,大多是有着国际经验的华人。正道汽车的本质是华人企业,我们的合作就是要通过资本技术等方面对等合作和专业运作,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持续提升市场份额,获得话语权,最终把江淮正道和江淮汽车的品牌做大做强,形成独具国际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率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跨越。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秋凤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