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达:混合动力没实质突破 新能源还靠政府推动
2010年04月22日 15:29凤凰网汽车 】 【打印共有评论0

4月22日上午,北京昆仑饭店,由凤凰网汽车、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国情国力》杂志社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大国道路——2010中国汽车峰会暨汽车景气指数发布”活动举行。

论坛(二) 大国道路 全球视野

主持人:我一直觉得站着比坐着要难很多,我们预祝中国的汽车工业有一天能够站起来。今天的话题是关于全球视野,刚刚陈总也提到全球视野有一个关键点,自从哥本哈根会议以来,一直在倡导低碳。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饶达现在关于新能源有个争议,驱动汽车可行的就两种,一种是通过燃料和发动机,发动机把热能变成机械能。另外一种是通过电池储存的电力。现在大家主要用的是通过燃料,燃料说新实际都不新,所以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应该是电动车。在电动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电池还没有全部过关,因为是靠电化学,所以储存的能量有限。节能包括混合动力,包括小排量车,包括柴油车,包括改善燃烧,包括提高效率,包括油品质量提高,这些工作都要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发展电动车还迫切。

中国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混合动力车让用户用金钱投票难度比较大,城市乘用车一般一天跑60公里,只要跑100公里就要马上充电。这是美国、欧洲重点发展的,现在中国都想超越,做的都是很贵的东西。这是中国发展新能源车的偏差,我看了很多报道,所谓的新能源就是内陆城市电动车,这种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很实用的车,人家都在做这样车,我们中国却没有哪个厂家在做,希望引起厂家的重视。

主持人:从技术的路线追问下去,也引出了一直困扰我个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留给饶老。我们说新能源是为了更环保,您认为新能源就真的跟环保相关吗?氢动能车虽然自身是环保的,但制造氢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污染,包括电动车,甚至混合动力都是有相关的一些问题。您认为新能源车就是环保吗?

饶达:机动车要说它是零排放,把它追到最后,都不是零排放。在总排放量上有多高,比如说发电热电厂最高的效率可以达到50%左右,但汽车平均的效率顶多不到10%。电动车最大的好处从终极来说效率是最高的,但电动车也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才有不能够马上被很多人接受的时候出现了混合动力。比如插电式混合动力,就是以电为主,有的时候发动机没有变速箱,但是在加速的时候还能起到辅助作用。电动车要完全达到汽车的行使里程,又有汽车的性价比,我看难度很大。最后的结果是油价涨到一定程度它才有市场。

主持人:三位的这番话引出了今天压轴的问题,站在全球视野上,怀着中华情怀去看新能源车,我们有没有在新能源这一步上追赶上全球的水平,或者说达到领先的水平?

饶达:比亚迪生产出来的高铁电池,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生产高铁电池,它能够真正的突破并且上市场,为中国今后新能源车肯定是有巨大的推动。电动车里的锂中国的储藏量很大,都是世界第一,这也为我们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我们国家已经开放了,一些汽车电机控制系统提高了电机效率和汽车性能。虽然我们并不走在前面,但已经有外国的合作伙伴愿意跟中国一起来做。条件有,核心问题是这些条件最后能不能够变成一个市场能接受的车。新能源车是个战略,大家都想试探一下城市电动车,我觉得还有一点可能性,但新能源车还要走很长的路。

主持人:饶老您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饶达: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因为现在没有一个真正的厂家在国内把混合动力车的特殊元件进行国产化。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混合动力车,我个人都觉得实质上没有特别大的突破,还得靠外资企业。中国人是特别聪明的,但科学研究是有风险的,你得允许它成功,也允许它失败。卖一辆车利润是3%,卖两辆车还是3%,第一件事有好处,第二件事不但没有好处还要花企业很多钱。在这种情况下,不要随便谈超越,我个人觉得科学技术的超越当然有运气问题、有灵感问题,还有一个基础的问题。我们只能期待今后的新能源车不至于太落后,而且也肯定不会太落后,因为很多合资企业已经准备在中国投放了。为什么没投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家的财政政策没有出来,可以说50%以上的企业起停装置都做好准备了,就是那3000元的补助国家没有宣布实施。这里就存在着国家政策的问题,用强制性技术标准固定下来,确定了实施时间再补贴,到了实施时间之后就取消补贴,这不就解决了吗?现在大家早有投下去了。

所谓新能源车还有汽车技术的问题,中国存在一系列的基础问题、制造水平问题、人才问题,还有政策问题,一言难尽,我只是希望能够看到比现在更好的结果。

主持人:从饶老的一生叹息中看到我们离汽车大国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凤凰网愿意与中国汽车工业并肩行走。

相关专题:

2010北京车展-中国汽车峰会

相关报道:

王建钧:中国车企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尊严的存活

潘建成:经销商信心虽回落 汽车经济景气仍上升

王殿明:自主品牌主导市市场才是真正汽车大国

滕伯乐:中国汽车1000万辆背后关键是核心技术

图文直播:2010年北京车展中国汽车峰会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quanming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