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专家称消费者经销商两方面引发提车加价

  • 专家称加价买车属强制自愿
  • 记者暗访4S店 热门车型加价提车成潜规则

Introduction

加价是汽车市场一抹不和谐的声音。目前市场上哪些车型在加价,为何加价,加价如何操作,加的钱又去了哪里,作为汽车消费市场的主角,消费者很有必要知道。[热议]

中国21城市消协联合认定“加价售车”行为违法

北京、上海、重庆、香港、澳门等21个城市的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维权观点,认定汽车经销商针对紧俏车型的加价售车系违法行为。[详情]

三部委整顿车市不被看好 加价销售成公开潜规则

三部委日前联合下文严惩汽车销售市场的违规行为,将制止汽车品牌经销服务店违背购买者意愿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详情]

凤凰调查

调查

1.您是否愿意加价提车?
愿意
不愿意
没有买车计划
2.您觉得厂商为什么将热销车型加价?
厂商幕后牟利
经营手段而已
市场自然竞争
3.心仪车型车源紧张,是否会转移目标?
转移目标
放弃购买
排队等车
加价买车
其它
 
凤凰连线

苏晖:加价提车加大偷漏税的可能

原北京亚市总经理

    在“加价门”事件中,厂商、经销商、消费者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详情]

热销车“加价门”真相调查

    降价车未必有人买,加价车未必买得到。库存压力、政策转向等因素叠加令国内多数车企纷纷降价促销,这也使少数派车型如奥迪Q5、CR-V、高尔夫6动辄加价数千至数万元的现象显得格格不入。由此,国内车市销售终端的潜规则、市场畸形的消费观、相应法规的缺失等问题一一浮出水面。 [详细]

加价现状

车   众车皆降,为何它们独“加”?当车市“降价风”劲吹,为数不多的加价车型便成了“出头椽子”。目前市场上因为需求太火而要加价的车主要是三款:Q5、途观、新高尔夫6。[详细]

德系车接棒日系车
    今年以来随着高尔夫、奥迪Q5、途观和大众CC等新车的上市,一股新的德系车加价风再度来袭,甚至经济型车奥拓也意外地加入了加价的行列。[详细]

加价“没商量”

每辆车获3000元补贴    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孙昊原本计划购买一辆一汽大众高尔夫GTI,经销商却以车源紧张为由声称加价4万元,加价后增幅接近17%。”即便如此,仍然需要等待4个月才能提车[详细]

买的不如卖的精
    在新车型上市初期,厂商通常会采取隐蔽保守的生产策略,这样做的好处即为“饥饿营销”,通过“饥饿营销”策略,厂商成为决定车价高低的源头。 [详细]

加价的钱由谁赚了?

    加价提车的这几万元是谁赚走了?是经销商?还是和厂家分成了?目前这种加价行为还会持续多长时间? [详细]

加价肥了经销商
    加价确实是产能不足造成的。至于加价的钱谁赚了,厂家执行指导价,不会去分这笔钱,只能是经销商赚走了这笔钱。经销商会利用缺货的时间段来赢得更多的利润。经销商为了让利促销可以降价,但是如果加价,则是抢占了消费者的利益。[详细]

加价形式

第一

现金加价

指购车者要直接支付现金作为加价费。如某款车型加价1万元,经销商要求购车者一次性支付1万元现金。[详情]

第二

购买装饰变相加价

让购车者凭空多掏出几万元,毕竟是有点说不过去。很多经销商都采取这种购买装饰的方法“变相”加价。[详情]

第三

赠送等值售后服务卡

首保以后,消费者每次来店里做保养都可以使用这张卡。[详情]

加价门突显各方复杂利益交织

    原亚市总经理苏晖认为,在“加价门”事件中,厂商、经销商、消费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交织,直接导致加价事件产生。[详细]

厂商:始作俑者

部分车型市场需求量过低   在新车型上市初期,厂商通常会采取隐蔽保守的生产策略,这样做的好处即为“饥饿营销”,厂商希望培养消费需求,再逐渐提高产能。[详细]

经销商:推波助澜

产销脱节车型面临提车难    据一线经销商透露,规模越大、销量越好的经销店,往往拥有更多的汽车配额,没有加价的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常被告知四五个月后提车。[详细]

消费者:诉求与扎堆效应

超过40款是手动挡受冷遇   没有旺盛的市场诉求,“加价”事件也许并不会发生。往往加价越多的车型,受到的关注越大,买了这样的车,消费者也觉得有面子。 [详细]

“加价不是我们的责任”

    关于热销车型加价门事件,厂家、经销商各执一词,分别表述不是自己的责任。

厂家:我们是“被饥饿”了

部分车型市场需求量过低   厂方人士齐齐喊“冤”,在他们看来,让消费者“饿”着,最大的原因还是产能跟不上。[详细]

经销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产销脱节车型面临提车难    加价行为无可厚非,愿买愿卖,没有必要指责。就像限量版的包包,有人愿意出高价,或者为竞得交出大笔佣金,不也都可以接受吗?[详细]

消费者:失望和愤怒

超过40款是手动挡受冷遇   一个以“拒绝汽车加价”为主题的QQ群中多是“加价门”中所涉及车型的持币待购者,虚高的价格令他们感到失望和愤怒。 [详细]

加价门引发严重后果

偷漏税成为可能

部分车型市场需求量过低   加价款肯定不会在发票中体现,发票数额增加将导致增值税和车辆购置税的双重增加,所以在经销商的诱导下,消费者本身也在不知不觉中少缴了税。[详细]

监管部门面临法律盲区

产销脱节车型面临提车难    消费者寻求消协帮助的结果,很可能是经销商用车源紧张为由将提车日期“无限期”搁置。[详细]

消费者失去耐心换了车

超过40款是手动挡受冷遇   不少人不愿意加价提车,转而投向其他品牌,或暂时搁置了购车计划。在他们看来,没能开上心仪的车,留下了不少遗憾。 [详细]

专家提醒:理性消费

不要为10%埋单
    加价原本只是厂家和经销商想获取更多利润的野心,这个苗头如果没有高速增长的车市这块土壤的培育,而又没有出手阔绰的消费者拼命施肥料,“加价”这根苗能活吗?[详细]

加价提车是违法行为
    江苏焯燃律师事务所史德平律师向记者表示,经销商的行为明显违反了《价格法》的相关规定,商品明码标价之外又收取额外的款项,就已经是违法行为了。[详细]

汽车销售可仿照国外模式
    在汽车消费成熟的国家,汽车消费模式一般为订单订购为主,通常不会卖现车。这样买卖双方对于价格、装饰事先都会有非常周详的合同约定,可以避免加价、加配置的现象发生。[详细]

有关部门尽快立法
    加价提车不仅涉及消费理念,这就好像商家加收“提车费”的原因缘于消费者没有“理性地面对市场变化”。靠消费者的自我意识,欲杜绝“涉嫌违反《价格法》”的违法行为,真是谈何容易。[详细]

遭遇加价门热销车型

北京杭州两地热销车型加价对比

北京:加价幅度下滑

 

杭州:最高加价12%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