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造车运动风起云涌 加剧产能过剩(2)
2010年07月13日 15:45国际航空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上一波“造车运动”烟消云散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汽车市场连续两年出现"井喷"行情。受到这一行情的鼓舞,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各大主流汽车厂商忙着扩充产能、大干快上,外行投资造车热情也十分高涨。冰箱、洗衣机、空调、手机、电池,乃至化工、烟草、酿酒等行业的各路人马纷纷杀奔汽车业,人们称之为"造车运动"。

生产空调的奥克斯公司宣布携80亿资金进军汽车产业,宣称“要给国内汽车行业虚高利润减肥”。生产白酒的五粮液也要投资汽车行业,被人们讥之为“外行造车”、“酒后造车”。 当时全国有30多家行业外的企业卷入造车运动,其中又以东南沿海的民营企业为多。

当年的造车运动好景不长,连续两年“井喷”的中国车市,从04年5月开始进入深度调整。车市低迷,车价狂降,宏观调控紧缩银根,以及国家新颁布汽车产业政策, 新进入汽车领域的外行遭遇到资金和准入的种种限制。喧嚣一时的造车运动很快烟消云散。

新“造车运动”加剧产能过剩

汽车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全球汽车产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不断兼并重组,最终只剩下十几家跨国车企。一场金融海啸,全球汽车产业很受伤。全球汽车产销出现大幅下滑,汽车产能严重过剩。

国内汽车产能目前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今年下半年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少数厂家已经开始出现产品积压。

按照业界预测,今年国产汽车销量可以达到1500万辆,比上年同比增长10%。2011至2013年如果每年递增10%,那么2013年国内汽车销量大约在2000万辆左右。

据有关研究部门统计,国内14家主要汽车企业2010年产能接近1800万辆,到2013年将达到2300万辆,再加上国内其他汽车企业,届时汽车行业总产能将在2500万辆以上。与2013年的国内市场需求相比,将有500万辆的产能放空。

今后几年国内汽车市场面临增长趋缓、新增产能放空的局面,如不及时调控,将出现产能过剩。盲目大上快上汽车项目,既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也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汽车产业园遍地开花,不仅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而且会加剧一直未能解决的汽车行业“散、乱、差”局面。

不管是地方政府也好,汽车企业也好,都要认清楚当前国内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造车的冲动可以有,但真的去实施。还是要三思而后行。(张毅)12 上一页 下一页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张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