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改革践行路:顾欣的文化强国梦(2)
作者:李苗苗
核心提示:中国要做世界的经济强国注定伴随着“文化强国”的诞生,但目前,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仍有限。精神影响力的生成离不开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国有文化企业只有依托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才能真正走向世界的舞台。这是每一个有使命感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商业领袖应思考的大命题。
改革是一种信仰
“顾董,您的事迹公开报道已经很多了,包括在网上你与网友的实时对话,你在‘两会’期间的多次发言,我感觉每次都很精彩,一直在我的关注之中。我非常欣赏你的‘改革是一种信仰’的观点,没有信仰,谁会去做那些难上加难的事呢?” 顾欣和善一笑,从容应道:“对,人必须要有信仰,而且要把信仰当成事业来完成,虽然有时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但你只要有信仰,就会坚韧不拔一往无前。没办法,我就是这么一种人。”
说到这儿,他用目光扫视了一下四周,接着说道:“作为一个文化人,我一直有一种体会,总觉得我们的文化体制跟市场是游离的,缺乏竞争,自我感觉却非常好。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太快了,商界中懂艺术的人不多,追星捧星的人却不少。这样就把我们的文化搞砸了,其中也包括文化人,他们在自恋的同时,还真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实际上,一国文化的好与不好,应该由市场来检验,由大众来评定。市场的主体就是人民。不管你演什么,普通百姓都是最大的受众。老百姓的关注度,理应成为文化人的行动自觉和不变的理念,否则,你只能自恋,自恋到唱不动为止。那时回头再看,以往的成就,都是过眼云烟,没有给民族和社会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你不过是个牺牲品。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历史上的好东西,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资源很丰富,我们却不会转化利用它,这也是刺激我进京参与文化体制改革的真正原因。”
顾欣谈锋甚健,思路清晰,对于文化中国的当代国情和现状,有着清晰而独到的见解。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博大精深,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可惜,无论我们去欧洲、还是到美国,却很少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实际上,你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包括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到底有多少影响力?可以肯定地说,很少,很可怜,也很可悲。中国文化与市场与世界脱节的现状,只能通过体制改革来改变它。所有的国有专业文艺院团,只有作为文化市场中的一个主体,才有可能在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反思自己,修正自己,主动生产市场上最需要的产品,才会真正融入到时代之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认识上的清醒和提升,使我越来越感觉到,改革就是一种信仰。一项事业一旦成为信仰,也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只能义无反顾地往前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实际上,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有信仰,有了信仰才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体制改革中必须这么做不那么做的另一个原因,对此,有人不理解情有可原。
顾欣的话语滔滔,我一直在细细打量着他。从他那儒雅的言谈举止中,你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经受过磨难的改革践行者。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的他,看上去很潇洒,很阳光,极像一个生活优裕心情快乐的大男孩儿,怎么可能会是一个弊了一肚子委屈的改革家?
我想,此时的我应该成为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多听他倾诉,任由他发泄,尽量给他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只有这样,我和我的读者们才能从中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当然,我也想帮他,但不知道我能帮他些什么。想到这儿,我有意打断了他的讲话,插进来一个貌似轻松实则严肃的人生话题: “你什么时候最快乐?”
他莞尔一笑,不假思索地说:“今天——”稍稍停顿了一下,又解释说:“今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每天我都是这样的感觉。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鲜花和掌声都是过去时,只有今天才是最开心的,才是最难忘的。”
他的回答有点出人意料,却又没有超出话题的范围,显现出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机敏。用一种风趣的语言来问答一个严肃的提问,客观效果会出奇的好,现场因此而弥漫出一种活泼轻松的气氛。因为他的话极具感染力,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用心智交锋的方式与人交流,真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他大概察觉了我的用意,尽管思路不时被我切断,却又总能警觉地使其想谈的主线断而复接,自动延伸。其实,他谈的所有内容,都是我想要的,我就是想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对话方式,深入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立体的人。
顾欣继续用他那特有的磁性音色侃侃而谈:
“体制改革这种事,想想都会知道有多难,改革者一定要有颗大心脏,把改革当成一种信仰,才能顶住各方面压力。否则,在压力和困难面前,谁都难免心生退意。有时候我也会想,整天累死累活的我这是干什么呢?唱歌唱得好好的,凡是别人能够享受到的快乐,包括舞台上的快乐,对我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为什么要放弃快乐,选择劳累,走上这样一条荆棘丛生苦不堪言的坎坷之路?反过来再一想,我人生的电影脚本就是这么写的,角色也是自己定的,没人强迫我,非我要这么做,说明我的骨子里,本身就带有以苦为乐的基因,我天生就应该是这样一种人。当然,在旁人看来,我的选择是不可理喻的,甚至把我看成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顶多也就这样了,还能有什么?我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凡人喜欢的东西我都喜欢,只不过我有点理想、有点信仰罢了。”
这番话虽然说得很随意,却于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个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自信。 “人就活一辈子,不做事是一辈子,做事也是一辈子。就像我现在整天忙碌的事,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不做体制改革的事,我会去做文化产业。因为我坚信,只有把我们的文化产业搞上去,才会有中国文化人自己的独立价值。有时候,人们经常说起同行的这个那个,我也不例外,几十万佣金过去也拿过,但实际上,我对这种做法是持批判态度的。因为,这样一来,整个演出市场的秩序就破坏了。那些外国的大牌歌星,他们在本国的歌剧院里演一场也就是一两万美元,没有理由来中国演一场就要几十万美元,没有道理嘛。可演出市场的秩序一旦破坏了,后面就会带来一连串问题,首先是把中国老百姓的审美定位给打破了。审美定位一旦被打破,后面还会带来更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审美将如何定位,如果还没有达到很高定位的话,对今后的民族文化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都不是票房能解决的。这是一国文化骨子里、血液里的东西。文化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后果很恐怖。”
话题聊到这个份儿上,气氛就不可能轻松了,因为这个话题太大了。看来,改革不仅是信仰之间的较量,还是观念之间的比拼。不过,通过这番交谈,我倒有一个异样的感觉,好像我的大脑忽然变得异常的灵动,思维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顾欣的这种清醒,大概就属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败之酒,而是机会之杯”的政治清醒吧。
专栏介绍
李苗苗专栏
专栏作者:李苗苗
李苗苗,重庆人,大学中文专业、新闻与大众传播研究生。现任中国商报社副社长、《中国商界·领袖》杂志社社长、《汽车人》杂志社社长、《中国商报·汽车导报》主编、首都女记者协会理事。1987年从事经济领域新闻报道至今,20多年来采写了大量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经济新闻奖。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特约评论员。爱好声乐和体育,1992年全国新闻界歌唱比赛美声组获奖选手、1994年获首都新闻界歌唱比赛金奖。
近期更新
艺术家的改革践行路:顾欣的文化强国梦
2013-11-01 14:27
顾欣的文化强国梦:顾欣的个性与共性
2013-11-01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