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汝楫:给毛主席送“东风”的人(2)
2009年08月31日 15:16汽车商业评论 】 【打印共有评论0

1916年农历11月6日,我出生在江苏宜兴。父亲是清朝末代秀才,应该说很有见识。我大哥史中奇,学习成绩很不错,中学本来应该读6年,他跳级只学了4年,后来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那时的上海交大甚至比清华大学还有名。父亲为培养他,到处借钱让他读书。之后,他去德国留学,专业是电机。回国后,他到上海交大当教授。

我原本1939年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但是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我们学校搬迁到了贵阳。我的一个同学刘奎斗劝我和他一起去前线参加抗战,我觉得我是学技术的,要用技术抗战。随后,我就不上学了,到贵阳的马王庙汽车修理厂工作,它当时是全国最大最好的修理厂,我在那里工作也就是为抗战做贡献。

一年后我回到学校,1940年正式毕业。毕业后,我在贵阳的一个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工作。厂里分来了不少大学生,厂长也是上海交大毕业生,知道我大哥功课不错,也相信我学得很好。所有厂里使用的技术资料,基本上都是由我翻译成中文。

我的英文不错,全是在上中学时打下的基础。初中三年我实际上只读了两年不到,当时除了语文,其他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用的都是英语教材。我那时学的英语,到现在有些重要地方还能背下来。

因为我工作出色,经人介绍,我准备到位于重庆的中央汽车配件制造厂工作。这个厂最初只做零部件,不但做进口汽车配件,还做工艺配件和修理用的配件。做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就想做汽车。要造汽车,就得有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我刚到厂里还没有工作,厂领导就决定派一批人出国实习,我是其中之一。我记得当时派我的厂长名字叫做王树芳。

那是抗日战争前,我们坐船经过印度洋穿过大西洋才到的美国底特律。在美国不到2年时间,我先后在斯蒂倍克(Studebaker)和福特汽车厂实习,主要学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试验以及汽车定型等。可以说把整个研发体系都学了一遍,同时认识到了汽车大规模生产的重要性。在汽车工厂实习时,我认识了在那里实习的孟少农。

不到2年时间,我决定回国。当时和我去美国的十几个人只有我一个人回来了。我这次坐船是通过太平洋回到上海。当时,恰好上海解放,所有回国的人都到华东工业部报到。

这个部下面有三个汽车修理厂:一个在杭州,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上海。上海和南京的修理厂都是在原来汽车保修厂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而杭州是个新修理厂,由我负责设计,各种条件都比老厂要好。设计完后,华东工业部就派我当杭州修理厂厂长。

由于我不是共产党员,上级领导就派了个党员过来当一把手。这个人也毕业于浙江大学,从美国留学后,他先是回到浙江大学教书,但他的课,学生都不欢迎。临时找不到人怎么办?就由我代替。这门课教完后,学校还想留我,让我当副教授。教书时,我最高月薪拿过200多块,这比当时很多厂长的工资都要高。但我还想做跟汽车技术有关的工作,于是就重新回到杭州汽车修理厂。

后来,修理厂的共产党员都被调到全国各地去了。厂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一把手出面,我则负责技术工作。尽管如此,开技术会时大家都喜欢听我讲。

那时就有个奇怪的想法,我非常相信共产党,觉得共产党的主张是对的,因此无论开什么会,我都是站在维护党的声誉的一方。当时,我的同学中也有很多共产党员,他们经常跟我联系,让我加入共产党。但我只想在技术方面做出一些成绩来,没想太多,也没加入。

一直到很多年后,邓小平同志出来主持工作,我当时在一汽,厂领导问我愿不愿意加入共产党,我才正式入党。

1952年,时任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副主任的孟少农有次出差到杭州,见到我后,认为我是汽车工业需要的人才,就把我调到筹备组。这样,我直接从杭州到了北京,再后来就到了长春一汽厂。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葛帮宁 编辑: ouyh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