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堵越买 中国二三线城市驶入“拥堵时代”(9)
2010年12月03日 10:09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越堵越买 中国二三线城市驶入“拥堵时代”(9)

乘电车的上班族--东京品川站。冮冶摄

鲜闻车辆鸣喇叭

东京的大街小巷非常安静,少有嘈杂之声,只见车辆快速通过,鲜闻车辆鸣喇叭。那年新华社的一位社领导到东京访问考察,几天过去却没有听到一次汽车鸣笛。其实,汽车上的喇叭在东京也绝不是摆设,遇有危险情况时,该鸣笛还是要鸣笛的,只是这种景象不多见。在东京,无故鸣笛或者动不动就鸣笛,给人的印象是这人太没有礼貌,对他人不尊重,尤其是对马路上的新手鸣笛催促者,更让人鄙视。驻日记者中有许多人在记忆中好像就从未主动在马路上“嘀过”谁,偶尔在行车中或停车时不小心胳膊肘碰到了方向盘的中心位置“嘀”了一声,也惶恐不安,生怕周围的人产生误解。

少有交通管制

在东京,除了事故、自然灾害(风灾、雨灾、雪灾)、道路修整等外,笔者很少碰到交通管制。在记忆中,当有外国的国家元首、政府总理来访等重要国事活动时,实行交管,警车开道,沿途一路绿灯。再有就是举行东京国际马拉松赛时,沿途也分段实行交管,让路给马拉松。那种为特定车辆或载有特定人群车辆顺利通过而采取的道路管制做法,在东京非常少见(笔者从没有碰到过)。就是政府首脑、大臣高官们的座驾如不是参加重要的国事活动,也不能享受“一路绿灯”的待遇,红灯亮时该停车也必须得停车。

东京是一个建筑、人口超密集的大都市,如果真有一个超型巨人从东京的上空经过,它肯定不会选择在这里落脚,因为这里的楼房及人口密集程度使它无处可插足。在如此般的东京能够保证路面交通顺畅,公共大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发展理念和系统建设功不可没,同时科学化的管理,人们规范的驾乘行为以及诸多社会方面的因素也非常值得研究。一日本专家曾指出,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时候,就应该从环境、确保资源安全的角度探讨如何建设国家的基础设施。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从居民能够买得起私家车的时候起,或者更早些时候,东京就已经把建立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列入城市的发展规划中。(作者新华社前东京分社社长,国际部高级编辑 冮冶)

相关报道:

买车人增加 中国二三线城市交通越发拥堵

北京“十二五”规划欲治理交通拥堵

北京明年将大力治理交通拥堵及人口调控

治理交通拥堵 北京市将出台方案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蔡敏 李建敏 王丽 孟华 编辑: liujm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