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执导长安大戏 整合起码要几年时间
2009年11月16日 07:38 】 【打印共有评论0

假如把长安、哈飞、昌河的整合比作一出大戏的话,45岁的长安总裁徐留平就是幕后导演。轻舟已过万重山。对于徐留平来说,心头大石已经落地,其他业务整合只是时间问题。从2006年至今短短三年内,徐留平俨然已成为国内汽车业的旗帜性人物,人称“少帅”的他用激情一举将长安带入国内四大汽车企业之列。

执导大戏:有波澜但不惊

“大的方向是兵装集团和中航集团两个一把手定的,细节谈判是我们邓总和他们赵总谈的,我其实没起什么作用。”在11月10日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徐留平努力想压抑住兴奋,表现得异常谦虚。实在拗不过执着的记者之时,他才承认,他参与了关键环节的谈判。

长安重组哈飞、昌河是徐留平进入长安以来实施最重要的行动。这项整合关系到兵装集团和中航集团两大央企汽车业务的融合,关系到国内微车企业的整合,直接涉及黑龙江、江西、重庆等三省市的利益,影响面极大。

“有波澜但不惊!”徐留平坦言,如果换成别的企业,要谈成这样的重组难度极大,但“双方都出自军工系统,有好感,好沟通,价值观基本一致。”

徐留平对整合难度早有心理准备:“要真正融为一家人,起码要几年的时间。”在他心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共享、融为一家”就是在今后整合的十六字方针,这也是他的基本准则。

惊艳升迁:3年3级跳

在汽车界,徐留平被称为“少帅”,按照长安员工的说法,他是“少”且“帅”,具体来说,一是年龄不大,在国内前十大汽车集团里,45岁的他年龄最小;第二个原因是入行时间短,2001年,身为兵器集团发展计划部副主任的他到长安挂职,这才进入汽车行业;第三个原因是高大威猛,人长得帅。

2006年2月,仅仅42岁的徐留平从北京空降重庆,接替尹家绪,出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撤销)总裁。在当年第一次参加北京车展时,徐留平大谈获得国研中心肯定的“长安模式”。他表示,长安通过“走出去,再走回来”这一条螺旋式上升的开发道路,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国内外资源来发展自己,通过打基础、成长、快速发展和放飞4个阶段形成了“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创新模式。会后,“长安模式”成为媒体报道热点,获得不少曝光度的徐留平也初步奠定了在行业内的地位。

2007年12月,徐留平再次接替尹家绪,担任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一年后的2009年1月,他第三次从尹家绪手中接过接力棒,出任A股长安汽车董事长。至此,短短3年间,长安实现了平稳过渡,进入了徐留平时代。在刚刚过去的10月底,他当选为长安汽车集团总裁。

<< 前一页12后一页 >>
敬请关注【2009广州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汽车电子杂志《轩辕周刊》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商讯

车型库
·按价格
·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