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自主品牌抢食低端市场成趋势 仍需谨慎
长期在低端市场摸爬滚打的本土品牌,竭尽全力要突破品牌天花板,想进军高端市场;而在中高端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合资厂家却开始向低端渗透。近期不断有外资品牌的汽车以低端的价格进入低端市场竞争,如上海通用新推出的新赛欧等一系列的合资品牌车陆续打进了低端市场。所谓“合资自主”,就是合资厂家打低端市场的一个手段,但合资企业向低端进军,我认为需要谨慎。 [详细][参与微博讨论]
合资自主品牌抢食低端市场成趋势
合资自主品牌攻进低端市场
从08年的广本“理念”到今年的东风日产“启辰”、上海通用五菱“宝骏”、以及传说中的一汽大众自主品牌等等。合资自主的加速诞生以至于“组团”广州车展,大有一番狼来了的味道。凭借在产品品质和性价比的优势,合资自主必然会对本土自主品牌构成深远的影响。 [详细]
-
合资自主品牌打入低端市场或成趋势
一系列的合资品牌车陆续以低价格打进了低端市场。基于品牌效应,从而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追随。对此,有汽车专业人士表示,对于同一级别的车型肯定会有所打击,目前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但是合资品牌通过低价位车型打入低端市场必将成为未来车市的一个趋势。 [详细]
自主品牌轿车稳踞低端市场
中汽中心依靠权威的数据资源和专业的人才团队,经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我国轿车产品主要呈现以下消费趋势,自主品牌轿车在8万元以下轿车市场占比超过80%,已稳踞低端市场,正向中高档市场迈进。 [详细]
凤凰调查
|
合资公司为何要进入低端市场
抢夺二、三线城市市场的策略
合资公司希望进入二、三线城市,但他们的产品价格比较高,二、三线城市消费能力仍然有限,拼价格,合资公司肯定占下风,降价销售,合资公司又不愿意。所以合资公司想出一招就是打着自主品牌的名义,推出一种价格便宜的产品。这样既有品牌优势,又有了价格优势,在与自主品牌企业同台竞争时就非常有利。 [详细]
-
多方竞争的平衡点
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自主品牌,以掌握先进汽车技术成为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线。在自主创新的大背景下,简单的引进已经成为了过去时。这为合资企业试水自主品牌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外方利益或为重要推手: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意味着大量的优惠政策和利益倾斜;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可以成为其分摊经营成本对抗中国本土汽车品牌优势的工具。 [详细]
对利益和市场份额的不止追寻
恐怕只是对利益的追逐和对发展动向的把握不允许厂商们停下脚步。于是,合资车企与自主车企都探寻了一条另外的途径以侵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自主车企从低端切入,如今也并不满足于利润低廉的低端市场,纷纷发力高端品牌。而合资车企觉得低端市场的火热状态也甚是诱人,于是乎,合资自主品牌便成为了突击法宝。 [详细]
相关内容
“合资式自主式”成主流
从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到广汽本田的“理念”,再到东风日产高调推出的“启辰”,这种“合资式自主”的曲线创新方式渐成气候,从目前各合资式自主品牌的产品信息、研发规划、渠道扩展等来看,新的自主品牌显示出强烈的下压姿态,这也是在经历了吉利奇瑞式、奔腾荣威式自主品牌浪潮之后,由合资公司推动的第三波自主品牌大潮。 [详细]
二三线市场成圈地重点
合资式自主的目标都很明确,那就是主攻二三线市场。去年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之下,中国凭借着几项扶持政策的激励,引来了汽车销量的暴增,同时也让业内充分认识到曾经被忽视了的二三级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合资品牌相比,自主品牌在这块市场上显然更具有优势,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也是最多的。 [详细]
合资自主品牌的低端突破之路到底如何
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有政策推动,有市场驱使,加上合资方在产品及渠道方所拥有的优势,“合资式自主”似乎与生俱来就具备了强者的资本,然而实际上,在复杂的市场面前,它也并非天生就是赢家,其实在上述几个品牌之前,市场也出现过有过合资背景的自主品牌,比如一汽奔腾、M G等,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品牌始终还未取得让人信服的成功。 [详细]
-
品牌价值不可走低
汽车虽已不是奢侈品,但它也永远不是必需品,汽车如不能带给消费者超越产品功能之上的满足感,就注定要失败。这也是为什么品牌对汽车如此重要的原因。进入低端市场,份额太小,没有意义,而份额大了,企业形象会无可避免地让人产生低端联想;而且低端市场技术、品质门槛都更低,做久了,企业可能衍生出低端的心态。 [详细]
低端市场中的竞争力或难定论
合资公司挟品牌优势切入这个市场可能会有一定作为,但低端市场不是品牌竞争,而是价格竞争,对合资公司而言,六七万已经很低端,而本土品牌可以买到江淮和悦、奇瑞A3这样的A级车,在低端市场,合资公司未必能竞争得过奇瑞吉利们。更关键的是,中国的汽车消费升级非常快,低端市场会快速向中端甚至高端市场转换。 [详细]
相关评论
合资自主如何抢占先机
自主的是品牌,实现技术自主并不是现阶段最迫切的任务。本田和日产将来的自主品牌首款车型都已经明确:动力总成、核心零部件不放弃借助日方的技术,也就是仍旧采用它们的发动机。可以想象,在三四线市场,打开发动机舱看到本田或者日产的发动机,且外观时尚大方、定价合理,你会不会心动? [详细]
汽车企业“合资自主”模式已成风潮
在更多的合资自主品牌推出之后,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必将进一步提高,从而引起行业格局和产销数据的改变。当然,这些品牌之间良性的竞争肯定会是存在的,但百家争鸣未尝不是个好现象,可以促使彼此间不断完善研发能力、提高技术水平,造出更优秀的车,共同进步。 [详细]
最新话题榜
专题策划:肖建华 专题制作:贾政